-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自由读 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有情有味。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 说说这首词的风格。(婉约、豪放) 豪放雄壮 辛弃疾的抱负实现了吗?从哪些诗句中读出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上阕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醉里”点明酒醉之中,“挑灯看剑”写动作神态,显示词人杀敌报国的愿望是多么迫切。这是现实的写照。“梦回”写到来日破晓,“吹角连营”显示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这场面何等壮观、热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两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多么美好的理想,大功告成的喜悦,词的感情升至最高点。 6.再读“可怜白发生”,你读出了什么?听出了什么? 悲 壮 研读赏析: 辛弃疾的抱负实现了吗?从哪些诗句中读出来? 课堂小结 后世对辛弃疾多有推崇。清代王士禎道:“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新中国的元帅陈毅说:“东坡胸次广,稼轩气如虎。”将苏、辛相提并论。 问:你认为辛弃疾为何如此受人推崇? 补充读辛弃疾的词: ①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 ②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 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补充: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辛弃疾在积极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的同时,也主动承担着民族的使命。他内心想的不是个人的恩仇,而是国家仇、民族恨。这,也正是人们景仰他推崇他的原因吧? 尽管已近千年,但每每读到辛弃疾的词,总不免热血澎湃,恨不能飞越时空,追随辛将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 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3、 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 A、军营生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B、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C、雄心壮志 完成大业、赢取功名 ,这里洋溢着作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壮 4.概括:以上的情景我们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呢? 的军营生活、 的战斗场面、 的雄心壮志 雄壮 壮烈 豪壮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5.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中作者体会到了吗?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