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非药物治疗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非药物治疗进展.doc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非药物治疗进展 【摘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对内科 治疗 无效的病例,脾区照射、脾栓塞、脾切除等非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非创伤的脾区照射,或者微创的腹腔镜下脾切除和脾栓塞,或者创伤性的脾切除,都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脾照射;脾栓塞;脾切除;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大部分患者经过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缓解或痊愈。但对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且有较重出血的病例,脾区照射、脾栓塞、脾切除等非药物治疗为安全有效的措施,因此本文就ITP非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 脾区照射   脾脏是产生血小板抗体的器官和血小板破坏的场所,在ITP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脾区照射其机制可能是高能量射线使脾脏萎缩,脾功能被削弱,血小板抗体水平下降,破坏减少,达到类似切脾的效果。放疗 方法 :术前B超或CT模拟定位,画出体表投影标志,以脾门为中心设10 cm×10 cm 方形野照射,以皮下6 cm 为剂量 参考 点,给予6~8 MVX线或60 Co γ线照射,具体治疗剂量,治疗时间,学者之间有一定差异,鹿全意等[1]采用200 cGy/次,隔日或每日1次,总量2 000 cGy 为1疗程,间歇1~2周,重复1疗程,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脾脏B超1次,重新定位,治疗ITP42例,治疗前平均血小板lt;30×109/L,治疗后平均19 d 血小板计数达最高值。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19例,良效12例,进步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对35例患者随访6个月,15例血小板gt;50×109/L,临床症状消失。王晓英[2]用多抗甲素注射液加小剂量脾区放疗,总剂量800~1 200 cGy。43例患者接受2个疗程的多抗甲素静滴及2个疗程的脾区照射,显效26例,良效9例,进步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多抗甲素注射液作为一种免疫制剂,能直接提升血小板,使破坏了的血小板得到新生,而脾区照射可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和PAIgG的产生,因此他们认为两种方法合用为顽固性ITP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姜玉华[3]探讨脾脏放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脾脏照射1.5 Gy/次,5次/周,共10次,总计15 Gy。放疗后血小板数量较放疗前显著增加(Plt;0.001),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放疗结束2月后临床评价,有效率86.7%。1年后复查,有效率66.7%。3年后随诊,有效率60%。未发现与放射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因此采用脾脏照射是治疗小儿RITP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可避免脾脏切除。郑翠苹等[4]采用放疗前CT检查了解有无副脾并画出体表投影,模拟机定位。前后对野放疗,每次200 cGy,每周2~3次。总剂量12~16 Gy,间歇2周重复1个疗程。结果显示12例患者接受2个疗程的放疗,显效5例,良效4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91.7%,脾区放疗后PAIgG水平显著下降,部分病例T细胞亚群比值异常得到纠正。5例随访3年血小板均比较稳定,未见出血现象。任保志等[5]采用三维适形脾区照射治疗ITP30例,至少90%以上的处方剂量包括脾区,分割方法,每次1.8 Gy,每周5次,共17次,总剂量30.6 Gy,三维适形放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73%,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因此三维适形脾区放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小,与药物治疗的疗效相当,可成为脾区放疗指数较高的CITP首选疗法之一,亦可成为脾动脉栓塞复发的补救治疗。   2 脾栓塞   1979年Spigos首先采用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脾亢获得成功,现在这一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其临床疗效接近于脾切除术,其机制是脾动脉部分栓塞至脾组织广泛梗死、机化、纤维化,削弱了脾脏吞噬及破坏血小板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有多种栓塞剂用于脾栓塞,如弹簧圈、明胶海绵、可分离球囊、聚乙烯硅橡胶球,而明胶海绵比其他栓塞剂易得,使用方便,且价格便宜,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均采用明胶海绵,其栓塞作用肯定,能达到预期形态学改变。 葛晋源[6]等采用PSE加糖皮质激素治疗9例难治性原发性ITP, 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 栓塞范围70%~80%,术中术后常规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术后地塞米松逐渐减量至停用。术后12 h 血小板数开始上升,72 h 血小板计数均gt;100×109/L,术后7~10 d 血小板计数达最高值,10 d 后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并稳定。其中4例停药随访2年以上,3例随访6月以上,均无复发。赵振华等[7]采用PSE治疗难治性ITP32例,显效66%,良效13%,进步9%,无效12%,总有效率88%;术后血小板抗体PAIgG,PAIgA,PAIgM均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