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oc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杨劲松,龚坚,王明海,吴智远
【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 治疗 的操作技术、近期疗效及并发症预防。 方法 :回顾 分析 9例TCCF病例的临床资料。9例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单纯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性球囊结合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联合栓塞1例,GDC栓塞1例。术后造影复查观察瘘口是否闭塞,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均获成功,经DSA复查见所有瘘口均闭塞,无造影剂漏入海绵窦,Meta试验证实痊愈。术后随访1年,其中1例球囊泄漏,无临床症状。结论:血管内介入微创治疗TCCF疗效确切,创伤痛苦小,并发症少,是较安全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 可脱性球囊;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TCCF)是指位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因外伤破裂而直接与静脉相通,形成动静脉瘘,其原因多为颅底骨折,在整个颅脑外伤中约占2.5%[1]。我院2003年2月~2007年12月间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TCCF 9例,现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3~51岁,平均37.3岁。伤后1 d~2周发病。左侧颅内血管连续性杂音伴搏动性突眼3例,右侧2例;搏动性突眼伴球结膜充血水肿、右眼球活动受限、复视、右侧视力下降2例;右眼睑下垂1例;眼球运动受限、角膜反射减弱1例。头颅CT及颅底三维CT重建提示颅底骨折9例,额颞叶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7例(其中对冲伤5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显示瘘口部位和大小、远端动脉的“盗血”情况、瘘口的供血来源、颅底agicCD微导管排除空气后经导引导管插至瘘口部位,注射少量造影剂使球囊呈半充盈状态,随血流冲入瘘口,进入海绵窦,其间调整微导管,当确认球囊位于海绵窦内之后,用等渗碘水造影剂(欧苏)缓慢充满球囊,至患者自觉颅内杂音消失、脑血管造影以海绵窦不复显影为宜,一般采用球囊1~3枚。根据Perkinson分型,对单纯TCCF者采用可脱性球囊封闭瘘口,对TCCF为颈内动脉分支所致或瘘口较小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对瘘口较大者采用可脱性球囊结合GDC联合栓塞。术后卧床休息1周,常规抗感染、静脉泵缓慢注射尼莫同10 mg防治脑血管痉挛、 应用 激素(地塞米松)等共3~4 d。
术后随访1年,常规拍摄头颅正侧位片,了解球囊位置、数目及大小。
1.3 疗效评价标准
以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脑血管造影未见造影剂漏入海绵窦、瘘口闭塞为治愈标准。
1.4 结果
本组采用可脱性球囊封闭瘘口7例,可脱性球囊结合GDC联合栓塞1例(为瘘口较大者),GDC栓塞1例(系颈内动脉分支破裂)。患者均栓塞成功,栓塞后颅内杂音均消失;1~3 d后球结膜充血水肿明显好转,眼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等颅神经损伤症状于3个月~半年后逐渐好转。本组1例球囊联合GDC栓塞患者球囊泄漏,但未出现TCCF复发,未见明显症状,仍在随访中;1例球囊栓塞后因动眼神经麻痹而出现同侧眼睑下垂;其余病例随访期间(本组有1例随访尚不足1年)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2 讨 论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动脉出入口处的颅底硬脑膜牢牢固定,且贴近颅底及鞍旁骨质,当暴力致骨折线越过颅中窝或鞍旁时可撕裂该段动脉及分支,亦可为骨折碎片直接损伤[2]。颈内动脉C4段大部分及分支行走于海绵窦内,故TCCF多见该段动脉[3]。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使动脉血直接进入静脉导致动静脉短路,从而引起汇入海绵窦的相应静脉充血怒张,临床症状及体征往往取决于引流静脉:眼静脉引流可导致搏动性突眼、球结膜水肿;岩上、下窦引流时等出现连续样杂音明显,同时瘘口出现“盗血”,使颈内动脉分支所供区域出现供血不足,严重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向蛛网膜下腔引流可导致严重的颅内出血、高颅压等。
TCCF 治疗 方法 有手术治疗和栓塞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因须开颅,创伤大,手术部位深,风险大,并发症多, 目前 已被血管内栓塞治疗所取代。TCCF的栓塞方法大致分为可脱性球囊栓塞法和弹簧圈栓塞法,具体使用应视瘘口大小及部位等情况而定。根据Perkinson分型,TCCF分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本身破裂和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分支破裂两类[2]。颈内动脉本身破裂导致TCCF可采用可脱性球囊、GDC或可脱性球囊加GDC联合治疗。术前造影了解瘘口部位及大小、动脉供血及盗血情况、引流静脉的数量及方向、有无分流至对侧、有无颈外动脉系统参与等,为选择合适的球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