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第八章_安乐死与临终护理伦理
第八章安乐死与临终护理伦理道德 目录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第二节 安乐死与尊严死的伦理道德 第三节 临终关怀的伦理道德 生如夏花之绚烂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一、死亡标准的演变 (一)传统的死亡标准——心肺标准 1.传统的死亡标准 心跳、呼吸停止 2.传统死亡标准遭遇挑战 “植物人” (二)心肺死亡标准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普遍接受“血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等生命活动终止”的概念。 “心之官则思”,是灵魂和智慧活动的中心 。 我国出版的《辞海》,死亡的定义也是心跳、呼吸停止。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一、死亡标准的演变 (二)脑死亡标准 :脑死亡(brain death)是全脑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功能。 1959年 法国 “脑死亡” 1968年 美国 “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世界上第一个脑死亡诊断标准 1976年 英国 脑干功能不可逆终止为脑死亡 1980年 我国 李德祥 脑死亡应是全脑死亡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二、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二)脑死亡的标准 1.哈佛标准 2.其他死亡标准 3.我国脑死亡标准 1968年,哈佛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主呼吸停止 (3)反射消失(主要诱导反射) (4)脑电波平坦(等电位) 凡符合上述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多次检查,结果一致者,即可宣告死亡。 排除体温过低、镇静剂或其他代谢原因导致的可逆性昏迷;对婴幼儿的脑死亡诊断必须慎重。 持续24小时测定,每次不少于10分钟 除外两种情况:1.体温过低;2.服用大量中枢抑制药物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二、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三)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1.有利于准确判定死亡 真死抑或假死 2.有利于维护死者的尊严 3.有利于开展器官移植 4.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二、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四)有关脑死亡立法的争议 1.脑死亡立法的依据 生物学、社会学 2.脑死亡立法现状 3.对脑死亡立法的质疑 4.法律界对脑死亡立法的对垒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三、死亡观与死亡教育 (一)东西方文化的死亡观 1.中国传统的死亡观 2.西方的死亡观 3.现代的死亡观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三、死亡观与死亡教育 (二)树立科学的死亡观 1.承认自然规律,坦然面对死亡 2.充实人生价值,无憾迎接死亡 3.破除迷信思想,正确看待死亡 4.减轻身心痛苦,平静进入死亡 第一节 死亡标准的演变及伦理意义 三、死亡观与死亡教育 (三)开展死亡教育 1.死亡教育的概念 2.死亡教育的伦理意义 3.死亡教育内容 4.死亡教育对象 /watch/04257883806803151200.html?page=videoMultiNeed两难的安乐死 第二节 安乐死与尊严死的伦理道德 一、安乐死的含义及分类 (一)安乐死的含义 安乐死一词本意是指“无痛苦、幸福地死亡”, 为好死之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无痛苦死亡,安然去世;二是指患不治之症,非常痛苦,帮助其实现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 狭义的安乐死局限于患不治之症,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 广义的安乐死包括一切因为“健康”原因给予致死、任其死亡和自杀。 安乐死是一种死亡过程中的良好状态和达到此状态的方法,不能理解为死亡原因。 第二节 安乐死与尊严死的伦理道德 一、安乐死的含义及分类 (一)安乐死的含义 中国学者经认真讨论后为安乐死下过这样的定义:“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 第二节 安乐死与尊严死的伦理道德 一、安乐死的含义及分类 (二)安乐死的分类 按照安乐死的执行方式来分: 1.主动安乐死 2.被动安乐死 (二)安乐死的分类 1.主动安乐死 指病人或家属鉴于病情已无指望,采用药物或其他手段主动结束生命的处置。也叫积极安乐死。又可分三种: (1)自愿的,自己执行 (2)自愿的,他人执行 (3)非自愿的,他人执行 (二)安乐死的分类 2.被动安乐死 被动安乐死,是指在认定治疗不再有效的情况下,停止使用延续生命的器械或维持生命的治疗措施,仅采取止疼办法听任病人自然死亡。也叫消极安乐死。 被动安乐死不仅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以及宗教组织和社会团体都表示赞同,而且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也一直应用着,因此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英语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理州信创应用专项培训考题A附有答案.docx
- 2025年秋期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pdf
-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五年级上册第9课《我健康吗》课件.pptx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5 .pdf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0393-202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加速腐蚀试验方法.pdf
- 2025年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急诊科卒中患者救治流程优化.docx VIP
- 防坠落施工方案.pdf VIP
- 儿童急性荨麻疹的护理查房.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