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ystem工程决策剖析
所以,决策者需要一种能反映决策者价值观念的准则。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 (1)需要一种能表达众主观价值的衡量指标,而且它能综合衡量各种定量和定性的后果. (2)这样的指标没有统一的客观评定尺度,因人而异,视个人的经济社会条件而定。 效用理论就是为了处理上述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概念。 决策树 * * 决策分析 系统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环节,第3、4、5章主要是介绍有关“建模和估计后果”这一行动环节的;第6章介绍有关“比较备选方案” 。 1.1 决策的作用 1.概述 系统工作人员是不是仅仅通过这五个行动环节,最后将各方案的评价比较结果提供给决策者就万事大吉了呢?事实上,并非如此。系统工作人员不仅要系统分析的整个思路让决策者清晰理解,而且还必须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科学方法与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更有价值。 由此可见,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行动来源于决策。当然,决策的效果有好有坏,好的决策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益处,而错误的决策将产生不好的结果,给人们带来损失,甚至灾难。 1.2 决策的含义 目前众说纷纭,有的说决策就是做决定,就是领导拍板;有的说决策就是管理,管理就是决策;也有的说:决策就是选择。这些说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决策的含义,都有一定道理,但有些说法不一定全面。 从全面来讲,决策是对未来的行动方向、目标、方案、原则和方法所作的决定,它是论证、分析、抉择的全过程。就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具有明确目标的决策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更具实际与可能,制定多个可行方案,然后根据决策标准,选定最佳或满意方案的全过程。在决策分析过程中,既涉及到决策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评价标准,又涉及到决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广义的决策分析也称为决策论,是关于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问,也是系统工程中一个新发展的理论分支;狭义的决策分析是指解决风险型或不确定型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本书所指的是狭义的决策分析。 1.3 决策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得到不同的决策分类。 (1)按性质的重要程度分类,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策略决策和执行决策。 (2)按决策过程的连续性分类,可分为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3)按定量和定性分类,分为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 (4)按决策环境分类,分为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 决策分析着重研究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决策环境 (1)确定型。未来环境完全可以预测,人们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可以获得精确、可靠的数据作为决策基础。如企业开发某个新产品,在计划经济机制下,产品包销,原料统一调拨,企业管理者是在确定环境下决策。 (2)风险型。未来环境有几种可能的状态和相应后果,可以观测每种状态和后果出现的概率。人们得不到充分可靠的有关未来环境的信息。 (3)不确定型。未来环境出现某种状态的概率难以估计,甚至连可能出现的状态和相应的后果都不知道,如开发尚未经过用户考验的全新产品往往属于这种环境。 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很难有明确界限。对于不确定状态,人们仍可以主观地给出概率,尽管很不精确。 (1)决策者(Decision maker):是指决策过程的主体,即有理智的人,又称决策人。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2)方案(Alternative):是决策过程中可选择的行动方案。方案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3)结局(Consequence):是方案选择以后所造成的结果。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则只有一个结局;如选择方案后,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则存在多种结局。 (4)价值及效用(Value and utility):是指对结局所作的评价。在决策分析中一般无风险情况下对结局的评价称为价值;在有风险的情况下,价值将随风险的大小而有所改变,称其为效用。 (5)偏好(Preference):指人们对各种方案、目标、风险的爱好倾向。可以定量表示偏好,也可以用排序的方式表示。 1.4 决策分析及其基本要素 如图所示,整个决策分析过程可概括为下述的七个环节。 1.5 决策分析框架 (1)确定决策模型结构。一般采用决策树的形式,逻辑地表达决策过程的各阶段、环境及相关信息。为此,首先要明确各决策基本要素(Decision maker, Alternative, Consequence, Value and utility, Preference)。 (2)评定后果。估计各行动方案在不同环境状态下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效益。 (3)评定不确定因素。估计未来环境中各种状态出现的主观概率。 (4)评价方案。按估计的后果及主观概率算出每种方案的准则指标期望值,取其中最大者。 (5)灵敏度分析。由于评定结果和评定不确定性因素的工作掺杂有决策人的主观臆愿,人们担心所评定的最好方案的可信程度,灵敏度分析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