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支撑卸载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支撑卸载分析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支撑卸载分析 邱德隆?李久林?杨俊峰?高树栋?范重?魏义进 提??要:本文依据国家体育场主体钢结构安装方法—分段吊装高空组拼方法(简称散装法),同时根据支撑卸载点多、分布范围广等实际情况出发,从钢结构支撑卸载过程的支撑反力分析入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详细对比计算分析了大跨度马鞍形空间钢结构屋面支撑的卸载顺序和卸载步骤,择优确定了分阶段整体分级同步卸载的原则和具体的卸载步骤。通过对每一步骤卸载反力计算和卸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支撑失效分析,给出了支撑卸载反力结果,为钢结构支撑塔架的选型及设计提供依据,也期望对类似工程的卸载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钢结构、支撑卸载、卸载反力、卸载步骤 1?工程概况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由24榀拉通或基本拉通的门式刚架围绕着体育场内部碗状看台区旋转而成,交叉布置的主结构与屋面、立面的次结构一起编织成“鸟巢”的造型。所有钢结构构件形成结构及建筑外形,如图1-1所示。 钢结构屋面呈双曲面马鞍型,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0.1米;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最大尺寸约333米、短轴最大尺寸约296米;屋盖中部的开口内环呈椭圆型,长轴约190米,短轴约为124米;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37.958米。 屋面主桁架矢高12.000m,上弦杆截面基本为1000mm×1000mm,下弦杆截面基本为800mm×800mm,腹杆截面基本为600mm×600mm;屋面钢结构总重量约14000吨,竖向荷载通过24根组合钢结构柱传递至基础。 2?安装方法及支撑点的选择 2.1?安装方法 由于国家体育场钢结构为特大型大跨度空间结构,构件自重产生的内力所占比例较大,钢结构安装方法和顺序对结构构件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将产生明显影响;同时钢结构安装方法和施工顺序对协调钢结构施工与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系,对保证混凝土看台连续施工、钢结构的顺利安装、室内装修工程及机电设备工程及时插入以及外围基座尽早施工具有重大的意义。 通常,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方案有整体提升、滑移、分段吊装高空组拼方法(简称散装法)和局部整体提升等方式。同样,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安装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对比考虑了上述四种方式。针对国家体育场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钢结构工程及其与其它分部工程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为了满足国家体育场工程总工期的要求,按照施工总部署,国家体育场看台混凝土结构先行施工,钢结构随后进行施工[1]。 由于采用整体提升方案时,被钢结构围罩的看台混凝土结构不能先期施工,因而室内装修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等无法提前插入,导致总体工期无法满足要求。采用滑移方案时,需要在钢结构的周围具备足够大的施工场地,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滑移方案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同时也受到看台混凝土结构的制约,另外,滑移法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等因素。因此,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安装方法主要进行了散装法和局部整体提升法的比选。 在调整初步设计之前,施工方就钢结构的安装方法进行了国内外范围的方案征集,依据调整前的初步设计条件,经专家择优评审,拟选定局部整体提升的方法。调整初步设计后,将原有的钢结构活动屋盖取消,钢结构固定屋盖的开口加大,约增加了20m。主结构设计修改前后变化情况见图2-1。 根据调整后初步设计图及具体技术条件,鉴于以下主要原因: (?屋盖钢结构调整设计后已经没有调整前意义上的“内环桁架”,屋盖中间的开口是由各榀贯通的主桁架交叉而成; (?由各榀贯通的主桁架交叉形成的“内环桁架”平面尺度很大,而且截面板厚比调整设计前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小,同时存在较大的高差,整体刚度较差; (?由于钢屋盖开口边界在短轴(东西向)已经扩大到一层看台的边线、长轴(南北向)到跑道的外侧,采取在地面进行“内环桁架”或含部分主桁架的整体拼装、提升的方案将对混凝土看台施工产生较大影响。 明显,局部整体提升方法已不具有优势,因此,最终确定钢结构总体安装方案采用高空散装法[2]。 2.2?支撑点设置 在确定采用高空散装法的总体安装方案后,随后的重要工作既是确定支撑点的布置、钢结构安装单元的分段以及根据安装单元的吊装工况选择吊机,这三方面的工作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支撑点布置的选择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其的位置与看台混凝土结构的交叉关系,尽量减少支撑塔架设置对看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干扰影响。 根据调整后的钢结构初步设计图,支撑点的选择考虑了两种方式,方式一为50个支撑点,方式二为78个支撑点。两种方式如下图2-2、图2-3所示: 通过以上两种支撑点布置方式的比较以及两种吊装工况的详细计算分析,最终择优确定采用方式二:即78个支撑点,分成三圈:外圈24个、中圈24个、内圈30个[2]。 3?卸载原则 根据2中确定的78个支撑点布置,外圈24个支撑点为主桁架相交的第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