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选择的 就是对的吗? 拉美地区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24.1%降至2000年的18.9%。 拉美 发展模式 钟摆现象 工业化进程大反复 工业化城镇化不协调 据拉美14个国家的统计,1950年靠 “非正规部门”生存的劳动力占比为13.6%,1980年这一比例增加到20。 70年代初,几个重要城市住在贫民窟的居民占的比例:利马40%;加拉加斯42%;墨西哥城46%;布宜诺斯艾利斯50%;圣菲波哥大60%。 1991~2003年,拉美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6%。 在70年代初,阿根廷等拉美10 个主要国家的基尼系数分别在0.44~0.66之间。拉美地区被称为“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地区”。 当时拉美地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约占家庭总数的40%。此后30多年间,大多数拉美国家经历了由人均GDP1000美元(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3000 美元的过渡,但社会的贫富分化状况却未见缩小,2003年拉美地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到2.266亿,占总人口的44.4%。 社会分化严重 基于拉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多数国家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基本上形成一种民选的文人政权与军人独裁政权轮番交替的局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对18 个拉美国家的调查,有56.3%的民众认为,经济发展比民主更重要;有54.7%的民众认为,如果一个专制政府能够解决经济问题,他们将支持专制政府。 政治现代化进程曲折 世界银行2010年公布了一组数据,说中印之间的差距可以用2、4、6、10、20和不可比来形容。 2是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2倍,中国的网民数量是印度的2.5倍。 4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外贸总额、原油产量、发电量等大约是印度的4倍。 6是中国的外汇储备、钢产量、电视机数量等大约是印度的6倍,而艾滋病人数比印度低6倍。 10就是中国吸引外资额大约是印度的10倍,中国的人均寿命也高印度10岁。 20就是中国吸引的境外游客的数量约为印度的20倍。 不可比就是两国在高铁、高速公路、妇女地位、贫民窟状况等方面,两个国家无法比,中国的情况比印度不知好多少倍。 印度 中国的改革 俄罗斯的转轨 大卫·科茨(David M.Kotz) 俄罗斯1998年的GDP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下降了42.5%,尽管1998年经济开始增长,但是直到17年之后的2007年其GDP才达到1990年的水平。前苏联时期多元的工业化经济被转变为依赖出口的经济。可以得到的最新数据的一年即2011年,在俄罗斯的出口中,矿产品出口占70.3%,而机械设备的出口份额则下降到4.5%。 俄罗斯国家的自由市场方式也使其基础设施、教育以及公共卫生投资出现下降。1992—2010年,俄罗斯人均病床数下降了28%。尽管俄罗斯获得了大量的石油出口收入,然而其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人数在过去四年下降了28%。俄罗斯经济结构变得类似于科威特,但是它拥有1.43亿人口,而且大部分的人口在经济中无法找到生产性的角色。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 中俄两国名义GDP、人均GDP情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 中俄两国GDP增速情况 改革中汲取人类文明成果 坚持走自己的路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如果不顾国情照抄别人的制度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 在改革中 探索 完善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除了中国,在18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按照西方理论来制定政策,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例子。 这180 多个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自己的国家现代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得到尊重。但是,这里有一个共同的误区,这个误区就是:有一本真经在那个地方,你回去以后虔诚地念,虔诚地读,你就会实现现代化。 即使这个理论在西方有效,在发展中国家是不是必然就有效?我们知道,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