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课件沪教版.ppt

【2017年整理】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课件沪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课件沪教版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太拔中学 刘其清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结构 1、本章选择的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身边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学习素材。通过对这些物质性质等的研究,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及变化规律的认识,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去探索物质的奥秘,进一步体会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所以本单元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氧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水的组成、净化及水污染的防治。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知道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4.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气污染的方法 。 5.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6.初步了解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7.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8.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9.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10.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和软水等的区别; 11.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习惯和意识; 12.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及其危害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 观点,善于交流与讨论,通过交流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初步了解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4、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5、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及其危害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难点: 1、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初步了解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二、说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决定采用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指出,要“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决定采用查阅资料、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辅助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的第一课时为例,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课前准备:演示实验准备及查阅有关资料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有个谜语是这样说的:看不到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都活不了。这是一种我们谁都离不开的物质——空气,空气是人人都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生命就难以存在。但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它的存在? 你有什么办法“捕捉”到空气吗? 讨论与交流 利用下列仪器,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让学生思考并得出其原理 : 向分液漏斗中注水,集气瓶中的空气就会从导管里被压出,进入装满水的集气瓶。 我们一起来探究空气的成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演示,并注意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讨论与交流 ①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②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③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 ④打开止水夹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⑤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投影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