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范例.ppt

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范例.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儒、法、道三家思想特点及作用 1.儒家 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并步入正常轨道时,宜用儒家思想。 2.法家提倡法治、革新。在动荡年代,实行大一统的法家思想路线能收到奇效,它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二、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各自体现的时代性 1.儒家思想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2)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利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儒家思想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2.道家思想 (1)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 (2)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3.墨家思想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典例2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  ) A.法家、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道家 C.儒家、道家、法家 D.儒家、法家、墨家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材料第一句强调对待人民残暴就会出现国破家亡等恶果,说明希望统治者对人民好一些,即实行仁政,是儒家思想;第二句讲了辩证法的例子,容易看出是道家;第三句主张赏罚分明,不分贵贱,这是法家主张,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参考答案】 C 1.和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即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D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人与自然和谐是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实现人与社会和谐是儒家的追求,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的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B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天法道”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韩非子认为“常”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在他们的言论中没有涉及政治主张,故A项错误;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故B项正确;从三位思想家的话中不仅看到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还有一种尊崇,敬畏的心理,故C项不全面;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角度1:董仲舒的新儒学 材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 根据材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 强调“大一统”;糅合先秦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角度2: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材料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