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周冲洗上药后即刻拔牙致干槽症相关细菌检出的探讨.doc
冠周冲洗上药后即刻拔牙致干槽症相关细菌检出的探讨
作者:胡群力 朱振亮 何文勤
【关键词】 细菌
干槽症是困难牙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易发生在下颌智齿拔除后。本 研究 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冠周用3%双氧水冲洗、上碘酚后即刻拔牙术后干槽症相关细菌检出率的差异,旨在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简便、 经济 的预防干槽症的 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收集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本科相应患者108例。
1.2 纳入标准 (1)年龄19~36岁,无心血管等系统性疾病;(2)智齿阻生类型为Ⅱ类阻生,远中有龈盲袋形成者;(3)冠周无急性炎症、无张口受限及发热;(4)拔除时需切开远中软组织,而不需凿骨者;(5)就诊前未服用任何药物;(6)无拔牙禁忌证;(7)患者知情同意。
1.3 干槽症诊断标准 (1)拔牙后2~3d拔牙创明显疼痛,服用一般止痛药无效;(2)拔牙创常空虚、腐臭,存在腐败坏死的血块。
1.4 分组与拔牙方法 108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3组,A组:38例,为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上碘酚,再即刻拔牙;B组:36例,为单纯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再即刻拔牙;C组:34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消毒后拔牙缝合龈瓣;全部手术由作者进行,拔牙术后医嘱相同,要求患者不服用抗生素,有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1.5 试验方法 (1)标本采集:各组分别于冲洗上药前或术前自龈盲袋内取标本,并与术后第1天拔牙创内取标本,分别进行有氧和厌氧培养,有干槽症临床症状者再培养1次,所有患者术后7d拆线。冲洗上药及取样方法,龈盲袋冲洗用3%双氧水2ml后再用生理盐水5ml交替冲洗,上药用牙科探针沾取小量碘酚(约0.1ml)龈盲袋内上药。因碘酚是强力腐蚀剂, 应用 时应注意保护周围黏膜等组织,5s后还应以小棉球沾75%酒精中和剩余碘酚,预防烧伤其他组织。龈盲袋内细菌采集选用无菌滤纸尖采集法,采集部位隔湿,然后用无菌镊子将1.5cm长无菌滤纸尖插入盲袋内,放置6s后取出,放入还原转送液中并加入无菌石蜡隔绝空气后立即送检。(2)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所有标本均进行有氧和厌氧培养。将送检标本接种于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置有氧和无氧环境中,经35~37℃孵育20h,分别转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进行有氧和厌氧培养。经35~37 ℃ 培养48h,观察菌落形态,并依据革兰染色做初步鉴定。细菌的最终鉴定程序按照1992年版李仲兴主编的《细菌诊断学》中厌氧菌的鉴定方法进行。
1.6 统计学处理 选用行X列表资料的χ2检验及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2 结果
2.1 均衡性检验 为了确保各组间的可比性,避免混杂因数的 影响 ,对3组下颌智齿阻生类型、拔牙时间(创伤大小)进行比较, 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试验结果(见表2、表3) 3组病例术前、术后链球菌检出率无差别,均为100%。术前产黑色素类杆菌检出率各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产黑色素类杆菌检出率只有A组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牙后,只有C组有2例发生干槽症,占6.7%,A组和B组均未发生干槽症。 表1 3组病例均衡性比较(略)
表2 3组病例术前龈袋内细菌检出情况(略)
表3 3组病例术后拔牙创内产黑色素类杆菌检出情况(略)
3 讨论
干槽症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感染和创伤为两大重要因素。口腔链球菌群与一些专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并且产黑色素类杆菌等厌氧菌与口臭、疼痛、组织腐败、坏死等临床表现有关。随着厌氧培养技术的提高,更多的试验证实厌氧菌与干槽症关系密切,厌氧菌如产黑色素类杆菌能够产生多种毒性物质和溶解性酶类,当它们侵入新鲜拔牙创后隐居于血凝块中,这些毒性因子可使血凝块溶解,不能形成正常的肉芽组织,从而导致干槽症的发生。因此,产黑色素类杆菌是干槽症重要相关细菌。
预防干槽症, 目前 主要是在拔牙创内留置抗菌物质,国内 研究 者使用的材料从早期的磺胺、四环素等,到现在的碘伏明胶海绵、甲硝唑栓剂、替硝唑、羟基磷灰石(HA)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将羟基磷灰石糊剂置入拔牙创内与血块混合,可防止血块脱落,从而保护牙槽创面,防止感染。
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干槽症的研究方面,徐平平等[1] 应用 阿莫仙术前1h口服预防干槽症取得较好的效果,他认为其可能机制为阿莫仙1h后血浆中药物浓度超过9μg/ml,明显高于体外试验口腔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药物迅速弥散至组织和唾液中,对口腔正常菌群也无一例外地抑制杀灭。杨伟林[2]的试验也取得类似的结果。本试验采取术前冠周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精神科提高住院病人精神障碍作业治疗参与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基于混频非结构化数据的中国碳价预测.pdf VIP
- 《德固赛树脂产品资料》.ppt
- 全球变化课件06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一级笔译试卷.docx VIP
-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Section B(1a-2d)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全球变化课件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 VIP
- 公安信访与警调对接课件.pptx VIP
- 高等数学(上册)(同济大学数学系)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食材配送时间安排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