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瘀祛痰法治疗脑梗死63例临床观察.doc
化瘀祛痰法治疗脑梗死63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6 例患者分为 治疗 组和对照组, 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汤。[结果] 两组在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化瘀祛痰法治疗脑梗死疗效良好。
【关键词】 脑梗死;活血化瘀;祛痰化瘀;阿司匹林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bining Chinese and edicines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126 such patients ly: group 1 given routine and group 2 added oving stasis and sputum has a good effect on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ove stasis;remove sputum and stasis;Aspirin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6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期间,住院患者126例,其中男89例,女37例,平均年龄66.7岁,发病距入院时间6到48h,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组),每组63 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 或 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并排除以下病例:既往有脑卒中史,并遗留神经功能缺陷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多种药物过敏者,选择溶栓降纤者。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次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采用 中国 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其中治疗组63例,男45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67.6岁,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7.95±5.62)分。对照组63例,男44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8岁,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5.98±5.50)分。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应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脑复康、胞二磷胆碱等保护神经细胞,进展型卒中应用小剂量肝素。出现颅内高压时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并进行相应对症支持治疗,指导早期认知、语言、肢体康复锻炼。治疗组另服中药:三七10g,黄芪40g,何首乌15g,赤芍15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5g;血瘀者加水蛭5g,丹参20g;阴虚阳亢者加元参10g,白芍10g,石决明10g;风证加天麻10g,钩藤10g克;痰证加半夏10g,南星10g。
1.3 疗效标准
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病残程度 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 ~90%,病残程度 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无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 17%,卧床病例、病残 5级以上。以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 计算 总有效率 。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 组总有效率为 85.71%,显效率为6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4%,显效率为 42.8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2。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略)表 2 两组疗效比较[例(略)]
3 讨论
脑梗死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流缓慢,脑血流量过低,血液成份的改变,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管损伤等原因均可引起脑梗死。脑梗死早期治疗集中于恢复局部脑血流以及对缺血性神经细胞保护两大目的,超早期溶栓治疗为主,[1] 但受时间窗等因素限制,临床上适合溶栓的病人只占少数。因此,在脑梗死急性期恰当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神经保护剂,联合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治疗,早期康复训练的介入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能有效解除脑血管痉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