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癌5例临床诊治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囊性肾癌5例临床诊治分析.doc

  囊性肾癌5例临床诊治分析  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是一类以囊液为主,伴或不伴实质成分的肿瘤,属特殊类型的肾细胞癌,临床上少见。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肾细胞癌58例, 其中囊性肾癌5例, 占8.6%,报道如下。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男3例, 女2例; 年龄46~67岁, 平均62.5岁。左侧4例, 右侧1例。直径1.5~21cm, 平均5.6cm。临床表现:腰痛、血尿、腹块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   体检发现1例,本组5例患者经CT检查, 平扫CT值为13~48Hu,,增强CT值为20~122Hu。术前误诊1例为肾性囊肿,4例经CT和MRI诊断。5 例均行IUP检查,1例因功能丧失不显影,4例未发现肾盂压迫影。   2 结果 3例行单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均病理确诊为囊性肾癌,其中透明细胞癌4例,囊腺癌1例。本组无手术病死患者。随访5个月~6年,4例健在,1例死于肿瘤广泛转移。   3 讨论 囊性肾癌是肾细胞癌中一种非常少见的囊性肿瘤, 发病率约占肾肿瘤的1%~15%[1]。在多囊性肾脏病变中, 囊性肾癌的发生率较高。 Hartman等[2]曾将囊性肾癌组织学类型分为四种:(1)固有的囊性生长;(2)固有的多囊性生长;(3)囊性坏死;(4)起源于单纯性囊肿内壁上皮细胞。将囊性肾癌分为单房性、多房性、肿瘤出血坏死形成的假性囊肿和囊肿上皮起源者4类, 此后多数作者依据此分类方法报告了囊性肾癌。囊性肾癌的细胞类型可为颗粒细胞, 也可以是透明细胞, 以后者居多。本组5例囊性肾癌中, 4例为透明细胞癌,1例为囊腺癌。 囊性肾癌的临床表现近似于肾癌, 也可出现肉眼血尿及腹部包块, 但由于囊性肾癌通常有一个完整的囊壁, 因此,出现肉眼血尿的机会较少,早期多无临床症状, 常以腰酸胀痛就诊,偶尔体检发现。囊性肾癌的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增强CT的显示率均较高,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可达80%。常规超声图像上多数为不均匀回声,强弱不等光点。囊性肾癌与良性囊肿如分隔性多房囊肿、出血性囊肿、囊肿感染或钙化有时难以区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帮助诊断[3]。囊性肾癌CT扫描的主要特点是早期不均匀强化,囊壁及分隔不规则增厚,壁结节钙化等。但有时因部分容积效应难以显示囊性肾癌的壁和分隔的真实形态,漏检壁结节,亦可显示假性厚壁,应进一步选择薄层动态或螺旋CT扫描。难以定性的肾脏囊性肿物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剌细胞学检查。在抽取囊液的同时,尽量在实性厚壁处同时多次取材,以提高检出阳性率。穿刺检查不但可以获得囊液作细胞学检查, 还可以注入造影剂, 观察囊壁是否光滑, 囊内有无结节。若穿刺检查发现其中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脂肪成分异常增高, 或穿刺液为血性,其中胆固醇含量、肿瘤标记物含量增高时, 应警惕有恶性肿瘤的可能。   囊性肾癌应与肾囊肿合并感染,肾畸胎瘤、肾结核,多囊肾等囊性病变相鉴别。多房囊性肾癌必须与多房囊性肾瘤、肾癌出血坏死所致的假性囊肿以及囊肿出血感染加以区别[4]。当良、恶性肾囊性肿物鉴别困难时, 不妨行MRI检查。 如果在T1加权像囊肿液呈高信号, 不论囊壁是否增厚或囊内有无分隔, 均考虑为良性囊肿。囊性肾癌作为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肾脏恶性肿瘤,对其特征还未被大家明确认识,故易于误诊,在行CT检查时,首先应该注意对可疑病变,特别是囊壁厚而不规则的病变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尤其是螺旋CT早期扫描更多地揭示病变特点,正确诊断。 Corica等[1]报告24例囊性肾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分别为:根治性肾切除(46%), 单纯肾切除(17%), 部分肾切除(12%)及肿瘤切除术(25%)。如果囊性肾癌诊断明确, 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对可疑者应手术探查, 观察有无肉眼可见的瘤体,并在与肾组织相邻的囊壁上取标本送病理。手术探查有发生肿瘤种植的可能, 术中应尽量保护好周围组织。对可疑但未能病理诊断的、或病变较小、局限或孤立肾者可行肾部分切除术。 Lerner等[5]报道, 当肿瘤直径≤4cm时, 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与根治性切除手术, 其预后并无明显差别。   尽管术中病理检查是较理想的确诊 方法 , 但偶尔也会遇到术中病理难以确诊的实际 问题 ,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肾切除或因切除范围不够而需再次手术。当术中病理无法确诊而术后证实为囊性肾癌时, 因囊性肾癌的肿瘤分期、分级较低, 一般不再行根治性肾切除,但必须密切随访。 囊性肾癌预后较好,Shigehik等[6]报道5年生存率为55%, 可能与肿瘤分期分级低,通常存在一个完整的囊壁, 浸润、转移的机会较少有关。 目前 尚未有远处转移报道。 【 参考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