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人文关怀的历史渊源
·1006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年3月26 日第21卷第9期 Chin J Mod Nurs,March26,2015,Vol.21,No.9
·专题笔谈 ·医学与人文·
作者简介:王方星,教育硕士。 毕业于苏州大学历史系,师从朱从兵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经济史、近代铁路史,现为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行政秘书,研究方向为:护理
发展史、民国护士日常生活史。 2014 年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0 余
篇,其中一篇被《文汇报》、人民网、新华网等转载,2014 年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护理人文
修养》。
■■ ■■■■■■■■■■■■■■■■■■■■■■■■■■■■■■■■■■■■■■■■■■■■■■■■
导读:近年来,护理人文关怀悄然间已渐成显学。 三个经典的哲学问题也必将成为护理人文关怀所不断追问的话
■■■ 题:一、你是谁;二、你从哪里来;三、你到哪里去? 对于护理人文关怀,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都有很好的研究基础, ■■■
而第二个问题却暂付阙如,而这个问题却恰恰是链接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的肯綮。 追问何处来,必须回溯历史。 同时,
■■■ 也只有明晰不同时期的人文关怀发展脉络,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把握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内■■■
在特征,并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回归人性温度的护理事业。 本文从中西方人文关怀的发展脉络中理顺近代护理人文关怀
■■ 的发展路径,证明中西人文关怀思想的殊途同归,也预示着中国护理事业与护理教育理念必须中国化、本土化。 ■■
■■■■■■■■■■■■■■■■■■■■■■■■■■■■■■■■■■■■■■■■■■■■■■
护理人文关怀的历史渊源
王方星
【摘要】 护理人文关怀虽然是一个近年来日益重视的学科理念,但无论是在中西方都有深远的历
史渊源,只有明晰不同时期的人文关怀发展脉络,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把握护理人文关
怀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征,并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回归人性温度的护理事业。 中西人文关怀思想的
殊途同归,也预示着中国护理事业与护理教育理念必须中国化、本土化。
【关键词】 护理人文关怀; 思想渊源; 以人为本
护理学从本质上而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学界对于“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尚属起步阶
心照顾,是一门与人密切相关的学科,是一门人学, 段,在回溯护理人文关怀的起源时,仅仅论述了文艺
[1] 复兴后的人文主义精神,并未贯通历史长时段的人
是充满强烈人文情愫的学科 。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
[3]
迁、科技的进步,理性主义、技术主义逐渐占据了护 文精神,且几乎不涉及中国人文精神 。 笔者不揣
理学的阵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技术轻人文”的 谫陋,欲就护理人文关怀的学术渊源与历史谱系作
现象;同时当下的一些生活形态正在逐步消解人文 一个简单梳理,以就教于方家。
精神,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问题渐渐为社 顺而言之,在护理技术研究中融入护理历史以
[2] 及护理思想的发展史,强调护理以及人文关怀的思
会所重视。 在王一方 看来,护理等医学学科本身
是在研究生命,但其自身的生命感却在逐步丧失,尽 想并非凭空形成,必须溯及过往。 护理发展史以及
管在技术上霞光满天,内在的精神困惑却愈加深重, 护理发展思想史(包括护理人文关怀)不仅仅是护
传统人文失落,现代人文滋润阙如,把深刻的人文关 理专业的历史,其面向的是包含人文主义思想历史
怀重新带回我们的社会生活成为时下迫切的任 发展历程中的历史。
[1] 一、概念的诠释与意义的讨论
务 。
“护理人文关怀”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理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