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2012.3
导尿操作常见并发症及防范
并发症1:尿道粘膜损伤
预防及处理:
1、熟悉尿道解剖特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操作时手法宜轻柔,插入速度要缓慢,切忌强行插管及反复插管。
3、对于前列腺增生者遇插管有阻力时,将灭菌石蜡油5-10ml注入尿道,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尿管迅速插入,即可顺利通过增生部位。
4、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后插入4-6cm,在气囊内注液后再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
6、遇有出血时及时与当班医生及护士长联系,不盲目插管。
并发症2、尿路感染
预防及处理:
1、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
2、严格无菌操作。
3、鼓励患者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尽量维持尿量在2000ml以上,产生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
4、将集尿袋妥善地固定在低于膀胱的高度,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5、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会阴护理1-2次。
6、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倾倒小便并尽量尿量。
7、对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要定时夹管、开放,训练膀胱的功能。
8、每1-2周更换导尿管1次。
并发症3、导尿管拔出困难
预防及处理:
1、剪断导尿管,如液体自然流出放干净后,可顺利导尿管拔出。如液体不能流出,可通知医生使用导丝与气囊孔置入,克服导尿管橡胶颗粒堵塞通路使水不能自然流出。
2、必要时可以用注射器针头经尿道或阴道刺破气囊,拔出导尿管。
吸痰操作常见并发症及防范
并发症1:低氧血症
预防与处理:
负压吸引时停止了机械通气,停止了氧疗,也带走了部分肺泡内的气体,如果吸痰前未能有效充分给氧,或使用的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间太长、吸痰过于频繁,变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预防应针对以上可能的原因而给予相应处理,如吸痰前应将FiO2暂时提高至100%,可由两人共同完成吸痰操作,对能配合的患者可指导他吸痰前深呼吸3~4次,吸痰后继续高浓度吸氧数分钟。吸痰时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皮肤、黏膜颜色及脉搏、心率等。当血氧饱和度<90%时即提示低氧血症,应停止吸痰,并立即吸100%氧。应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以达到有效吸引,不导致缺氧。
并发症2:继发感染
预防与处理:
无菌操作技术不严格、各种物品消毒不严等均可引起下呼吸道继发感染。
并发症3:支气管痉挛
预防与处理:
过于频繁的吸痰或冷湿化液的刺激可导致患者支气管的痉挛,患者出现呛咳,肺部听诊可闻及干口罗音。
并发症4:导管或套管内痰痂形成
预防与处理:
痰痂可部分阻塞或完全堵塞人工气道,使气道阻力明显升高或有窒息先兆的表现,临床上应设法杜绝此危险现象的发生,提高警惕,一旦怀疑应立即更换导管。
并发症5:心律失常
预防与处理:
两个原因可导致吸痰过程当中发生心律紊乱①动脉低氧血症引起的心肌缺氧;②由于气管内刺激迷走神经。两者均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博,迷走神经刺激可以出现以率缓慢。心律失常的预防应熟练、准确的掌握吸痰技术,吸痰前后给予100%氧气通气,每次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心电监护。
并发症6:低血压
预防与处理:
低血压可发生于①迷走神经刺激所致的心率缓慢;②吸痰中长时间的咳嗽反射。吸痰管对气管的刺激可触发咳嗽反射从而影响通气。这些咳嗽动作伴有心律缓慢可严重影响静脉的回流和心输出量。预防:熟练、准确的掌握吸痰技术,吸痰前后给予100%氧气通气,每次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心电监护。
并发症7:肺萎陷
预防与处理:
吸痰管和人工气道不相符,如较大口径的吸痰管插入到校小口径的人工气道里致使吸痰过程中空气通过吸痰管周围进入肺的空间减少,肺被吸空即吸痰中肺萎陷现象。防止肺萎陷:选择合适的吸痰管。通过吸痰管占人工气道内径不大于2/3。
并发症8:气道黏膜的损伤
预防与处理:
发生原因:①吸痰管不合要求;②吸引时间过长;③吸引力过大;④吸引动作过于粗暴;⑤吸痰过于频繁。避免黏膜损伤发生;⑥选择吸痰管、调节最佳吸痰负压(成人80—120mmHg)熟练掌握吸痰技术。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并发症1:发热反应
预防与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
5、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并发症2:急性肺水肿
预防与处理:
1、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1)如病性允许,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