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篇与履道里园林.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池上篇与履道里园林.pdf

维普资讯 · 古建筑文物集萃 《池上篇》与履道里园林 刘庭风 “ 一 、 自居易与 《池上篇及序》 一 池三山”的总体格局。桥有平桥和高桥。平者为 自居易原籍洛下 (今陕西渭南),家住洛阳履道 天竺石一板飞架东西,日西平桥。高者凌波如虹.日 里。太和三年 (829年)以刑部侍郎告病洛阳,就里 中高桥。池中遍植 白莲,莲蓬如盖,莲花赛仙子。菱 造屋,邻屋造园。因其宦途几起几落,不甚得意,而 伴莲倒,体态纤纤,弱不禁风,美其名 日折腰菱。有 清名盛著,当时已广为传诵。该园为一座城市宅园, 岛有桥,有莲有菱,更有舟楫一叶,泊于湖畔。是池 因段有名字,后人只好因其所在,称为 “履道里”。 也,春则风拂水面,秋则月映池心。水香莲开之旦 , 履道里因水竹之胜,诗人倍感心宁体和,自居易在诗 露清鹤唳之夕,涟漪鳞鳞,秋香缓缓。人于舫中,真 中日: “有叟在 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 恨莲蓬菱角之障 目,欲借虹桥高亭之轻灵,极尽轻舟 焉。” 短棹之余力,直逐月影鹤鸣于水天。 池上篇是一篇诗文,另有诗前序文。诗前序文详 围绕水池 ,环浊植竹 ,并于东、西、北三处设建 细介绍了园之地址、园之构成、提出了造园的布局原 筑景点各一,每景各有来历。 “虽有一池,无粟不能 则及各景物的创作经过。诗则主要在状物写园的基础 守也”,乃作东粟廪。 “虽有子弟,无书不能训也 , 上抒发文人的情怀。 乃作池北书库。 “虽有宾朋,无琴不能螟也”,乃作西 =、置林简介 琴亭。东边属离火,日出而作,日落丽息,不忘躬耕 I.园林布局 之苦及衣食父母。北边卦位属玄水,水养子孙,业精 作者开篇就把园林选址原则告诉我们,说道:园 于勤不惜寒窗之苦乃成千古名训。西区卦位属 白金, 林是在洛阳东都的东南角,这里是 “风土水木之胜”。 金石互动,琴管筑磐成高山流水识英|l豪杰 。更有石 都城东南角的胜处又在履道里 ,履道里之胜在西北 樽立于亭侧,青石卧于草上。石樽窖颖川陈孝山之佳 隅,而白氏宅园恰是 “西闸北垣第一第”, (闸为墙 酿,卧石息洛下居易之倦体,听 《秋恩》感忆巴蜀好 垣,音hart)即最西最北的那一家。由此我们可以看 友姜发,拨弦琴缅怀博陵知己晦叔。 出,白居易选址恰是城市中的风景胜地。固然白氏于 文中有 自夸之词,但这一选址观点至今仍适用。 在选址后 ,白氏对履道里西北角之地进行了总体 规划 : “地方十七亩 ,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 之一,而岛池桥道间之。”提出了建筑、水体、竹林 的具体分割 比例 以及在造园时,挖池堆岛、开道立 桥、植竹成林。我们可 以把整个园十七亩分成三部 分:即屋室区约 5.7亩、池岛区约 3.4亩、池周区 5.9亩 (其中竹林就占1.9亩,约为池周区面积的1/ 3)。 2.各景区介绍 屋室区其面积为整个规划面积的三分之一 ,且 “有堂有序”。序即中堂两旁之墙 ,其它亦无赘述 。为 何。恐怕城市宅园的特点在于园,而不在于宅。 履道里 图 履道里园林 的中心应是池岛区,这里是园林 的趣 味中心。凿池摄岛,岛间架桥,岛上开路立亭,池中 三、造田思想及手法 栽莲种菱 。舟舫泊于岸边,日青板舫。野鹤鸣于岛 从履道里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承袭了汉 林 ,日华亭鹤。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