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古今文献类非典证治规律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古今文献类非典证治规律探讨

维普资讯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 12月 第 15卷 第6期 42 JournalofFujianCoUegeofTCMDecember2005,15(6) · 理论探讨 · 伤寒古今文献类非典证治规律探讨 李灿 东,张喜奎,李灵辉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伤寒;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5)06-0042-05 1 概 述 号耳。”《肘后方》解释 日:“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以下简称非典)是由SARS 俗因号为时行……伤寒、时行、瘟疫名同一种耳,而 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 本源小异。”故本文中之伤寒古今文献乃指广义的 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严 伤寒文献,其本身即包括了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病。 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 通过对文献中有关 “类非典”病因机证治论述的整 drome,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 、肌肉关 理归纳 ,以冀为中医药更好地防治非典提供借鉴。 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 2 病因病机认识 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 2.1 病因的认识 非典发生于冬春二季,初起多 状,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展 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等表现为主,起病急, 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 传染性强,属中医外感病范畴。对其病因认识,要 syndrome,ARDS)。其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近距离呼 之有如下几点:一为感受风寒 ,即时而发。如 《伤寒 吸道飞沫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第 论》说 “冬时严寒 ,万类深藏……触冒之者,乃名伤 2种方式,通过手接触传播则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 寒耳……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途径。非典的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 “中而即病者,名 日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 ~ 1O天… 。 未发热,必恶寒 ,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 祖国医学虽无非典之名,但其发病特点符合 寒”。二是伏寒化温。如 《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 《素问 ·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温病是冬季感寒,至春 病状相似”之述,当属中医外感病 (疫病)范畴,尤 而发的外感热病。 《伤寒论》指出:“中而即病者, 与历代所述疫邪传肺之病相类。此类文献颇多(权 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之中,至春变 称之为 “类非典”文献,所谓 “类非典”是指病因、病 为温病”,“从立春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 机及主证与非典相类似的证候),论治亦详。东汉 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 张仲景之 《伤寒杂病论》开外感病辨证论治之先河, 为温病。”此说为后世伏邪说奠定了基础。三是感 自此以降,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伤寒学派。所谓 “伤 受春季温热之气。如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即云: 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指一切外感 “初之气,地气过,气乃大温 ,草木乃荣.民乃疠,温 热病的总称”,“而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 病乃作。”《伤寒论》亦 日:“太阳病,发热而渴,不 发的疾病”2]。广义伤寒为包括温病、疫病在内的 (微)恶寒者,名温病。”叶天士指出 “风温者,春月 一 切外感热病。 《素问 ·热论》说:“今夫热病者, 受风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