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科学报告名词解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课题组.doc

科学报告名词解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课题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报告名词解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课题组

名词解释 蒸发: 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蒸散发: 来自地球表面的蒸发和植被的蒸腾的总和. 径流: 没有被蒸发的那部分降水.在地面上(地面径流)或在土壤内(表层径流或壤中流)流向河流的那部分降水。 雨水资源化:在自然赋存和人为干预下,将降水的时空不连续性、不稳定性转化为具有持续供水能力的有用水源的过程. 土壤水库:土壤是一个非均质的、多相的、分散多孔的系统.黄土高原深厚的土层宛如一巨大的蓄水库:黄土性土壤依赖其25%~30%的持水孔隙蓄纳天然降水,使之转化为土壤水.深厚多孔的土体,可形象地称为土壤水库.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在不造成水量持续减少,水质恶化及水环境被破坏等 不良后果的条件下,可开发利用的水量。 可供水量:是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后,可提供的水资源量。从水资源数量分析,水资源量必然多于可利用量,而可供水量则主要取决于工程措施的数量和质量。 缺水量: 是即可供水量减去需水量. 可供水量:是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后,可提供的水资源量。从水资源数量分析,水资源量必然多于可利用量,而可供水量则主要取决于工程措施的数量和质量。 缺水量: 是即可供水量减去需水量. 缺水率:是缺水量除以需水量,以百分数表示. 干旱(Drought)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常有三类干旱指标,包括气象指标、水文指标和农业指标。气象上常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多少来划分干旱的强度。 洪涝(Flood) 洪水和雨涝的简称。洪涝灾害形成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降水量偏多。 寒潮(Cold wave) 冷空气的南下可以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如果降温幅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就称为寒潮。常用的一个标准是最低气温下降到5(C以下,日平均气温24小时内最大降温达到10(C以上。各地区根据当地情况差异, 标准也可有所不同。 雪灾(Snow-related hazard) 与降雪有关的一种自然灾害,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牧区常见的因为积雪过厚而发生“白灾”;其次是风吹雪;以及雪崩。 沙尘暴(Dust strom) 大量尘土沙粒被大风吹起, 空气变得浑浊,能见度下降, 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称为沙尘暴。强沙尘暴发生时, 有时能见度甚至为零, 俗称“黑风”。 气候(Climate) 狭义地讲是“平均天气”,严格地讲是气候要素如气温、降水在相当长时间(如30年)内的平均值及变率的统计特征。为确定气候特征,世界气象组织(WMO)统一规定,以1961~1990年30年平均为标准(normal),并建议从现在开始逐步改用1971~2000年平均。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一般指30年平均气候特征的变化。从成因上可以分为自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两类。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中的“气候变化”专指人类活动的影响。通常如果不专指自然气候变化时,这个名词包括两种成因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总和。 气候系统(Climate system) 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及生物圈。气候系统各成员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但系统也受外部强迫影响,例如太阳辐射变化、火山爆发、大气成分变化,土地利用均可能影响整个气候系统的运作。 气候变率(Climate variability) 气候变化不仅仅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最经常接触到的是年际变率(interannual variability),年代际变率(inter-decadal variability)。当然也还有更长时间尺度的变率,如千年变率(millennial variability) 气候极值(Climate extremes) 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及变率的变化,气候的极端值也有变化。极端值是小概率事件,如每年的绝对最低气温。极端值的变化幅度往往远高于平均值的变化。例如20世纪气候变暖年平均气温上升的速率为0.6℃/百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的速率可达6~10℃/百年。 潜在植被: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当植被与气候条件达到平衡时所应发育的植被,称潜在植被,或自然植被。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目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已经不代表潜在植被了。 实际植被:指目前所观察到的植被分布状况。经过人类干预,许多地区的植被已明显脱离了潜在植被状态,目前以各种次生状态发育。 原生植被:指在人类显著干预之前,与当时气候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植被。由于不同地区人类显著干预植被的时间有早有晚,各地本底植被可以出现在古生态史上的不同时刻。 本底植被:笼统指在没有人类干预情况下的自然植被,因此它包涵了潜在植被和原生植被。 气候生产力:一个地区的气候生产力指在一定的气候、土壤及农业技术水平下,农业生产或具体作物可能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