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例谈.DOC

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例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例谈

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例谈 哈尔滨市育民小学 郭颖 学生是学好习的主人,已成为共识。然而,小学生认知水平极其有限,是正在发展中的主体。这个发展中的主体尽管内存着主动发展的素质——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但若无人去引发,不给他们创造条件,其主体地位就无法得到体现。 如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呢,我认为,关键是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标志是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实现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下面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要明确“导”的目标。“路”往哪“走”,“线”往何处“引”,教师心中要有数。由于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不同,能力有差异,他们获取新知识的难易也不一样。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纲”即根据大纲的要求,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知识结构上进行整体把握,再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将教学总目标进行分解。二是导“难”。在前一步工作的基础上,了解每天位学生的疑难所在,并给予不同的疏导,使之畅通。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所在。 第二,确定“导”的方法,途径。这是“导”的关键。它决定“导”的成败。即学生这一主体能否在适合自己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接受知识。“导”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 1,“无疑”处激疑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内存知识有限,认识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当刚接触到某一新知识时,乍一看,似乎无疑。此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个性差异,有意设疑,以刺激寻疑动机,使之产生探疑欲望。 如《林海》一文中这样一句话:“多少种绿颜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我问:“大家懂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毫不犹豫地答:“懂”。“真的没有问题?”我语调平缓地问了一句。学生“急”了:有的眨眼,有的皱眉。沉思片刻,有个学生问:“树不都是绿的吗?为什么这里的树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绿颜色呢?”如石投水,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因为大兴安岭峰峦起伏,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以颜色深浅不同,明暗各异:有的说,树种不同,颜色当然也有差异。可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活动,在探疑解疑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其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有疑处引疑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出现“冷场”现象,即对老师交待的某阶段的学习任务表现出无能为力。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帮一把上:或带邻学生细读课文有关内容,“咬文嚼字”,品词品句:或调动学生日常积累,展开联想:或组织小组讨论,相互启发。 例如:在教《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内容,并将描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位空出,让学生填充;接着带领学生细细品读,弄清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然后指名绘画能力强的学生用简笔展示爬墙的过程。此时,我再问:“能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能!”一个学生说:“爬山虎不是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行动,而是长出脚抓住墙,要再爬,就必须再长脚。”另一个学生补充说:“爬山虎要往高处爬,需要不断地长脚。”老师的“帮”恰倒好处,学生的学积极主动。 3,疑解处追疑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常常是解疑为止。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仅仅只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放在首位的话,就不能被课堂时空所限,即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后,还应适时地将课内所学向课外延伸,以达到刺激学生不断产生学习需求的目的,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在整个活动中得到充分落实。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完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学习任务后,拿出两本书说:“同学们,读完了这一课,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了解。但要想真正了解鲁迅,仅凭这篇课文是不够的。我把这两本介绍鲁迅的书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找到更多的答案。”显然,学生平静下去的心又被老师的话激“活”了:鲁迅先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敌人为什么那么恨他,怕他?…不言而喻,孩子争相传阅,“寻根究底”的劲头一定不亚于课内。 第三,重视“导”的结果。这是指导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反省自己知道的是否恰当,是否的法,以便扬优,纠偏,改错。如果缺少这一环,就会“积累”更多的盲目性,使后继教学活动出现误导:或“导时”不准,或“导法”不当,或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综上所述,旨在说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体现,关键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没有教师恰倒好处的“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不可能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引导得法,诱导有方,指导适时,学生才可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断提高认知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