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感于祖上有规矩
[原创]有感于祖上有规矩
最近在一期《辽宁青年》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祖上有规矩》,感触颇深,摘抄下来,与大家共享。原文如下:
在合肥举行的炒货节上,一个姓郑的小伙子最终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这个郑小伙炒的瓜子有一个特点,就是瓜子中没有一粒瘪的、坏的,均是囫囵个儿,且十分干净。
郑小伙说,他晾晒瓜子的时候一定在正午时分,每次只晾晒半小时。不暴晒,风沙天气不晒,阴天不风干。他的信条是:让每一粒瓜子以最俊的面容在食客们的口中绽放。
这种精益求精的瓜子制作工艺令人称道,但是,产量一直不高。原因很简单,就是费时,光是拣瓜子一项,100斤就要花费近10个小时。也就是说,是一粒一粒拣出来的。
有人问郑小伙,何必这么仔细,一呼啦子搓就是了,现在的瓜子哪有多少瘪的。
郑小伙赶忙更正:不,不,不!我炒瓜子的手艺是爷爷教的,若是这么做,爷爷会用拐棍在梦里敲我,我睡不安生。
原来,是爷爷在梦里的拐棍支撑起了郑小伙的事业啊!
看过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张中行去天津杨村买糕点的故事。张中行听说有一家糕点非常闻名,就饶有兴致地去买,不料,却吃了个闭门羹,忙问门前的伙计,有糕点吗?
伙计答,没有。
张中行先生继续问,为什么?
没收上来好大米。伙计很坦然地说。
普通米不也成吗,总比歇业强啊?张中行很是迷惑。
伙计很干脆,不成,祖上有规矩。
一句祖上有规矩,把张中行先生的迷惑变成了惊讶!为了确保糕点的质量,绝不迁就,绝不敷衍塞责,这是大规矩,这是大孝道。
试想,假如这家糕点店以普通米做糕点,也许一次两次食客们吃不出来,难免时间长了,自己给自己的“规矩”放了假,长此以往,砸了祖上传下来的饭碗,祖上无光,生计受累啊!
不管是郑小伙爷爷的拐棍,还是糕点店伙计的“祖上有规矩”,都让我们看到了穿越时空,一把大手在为他的后人遮风挡雨。
斯人已去,斯馨永存。那些来自祖上的规矩,是最好的传家宝、最可靠的法则、最值得信赖的箴言,
你看,多好的经商之道呀,它们是前辈先贤铺设给后人的铁轨,让后辈们沿着这个方向奔跑下去就好了。
可现在的商人呢,什么转基因、三聚氢氨、苏丹红,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成了无处不在的话题,人类就快把自己毒死了!他们的良心“狗叼走”,不然也不会出现哪些什么地沟油、黑心包子之类的。文章看得人热泪盈眶,想得人心灰意懒,现在只要能挣钱,干啥都可以,伤天又害理。如今还去哪再找这种所谓的“祖上有规矩”啊!
如果现在的商人也能秉承“祖上有规矩”这种传统就好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