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申办世博会背后的故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建民申办世博会背后的故事.doc

吴建民申办世博会背后的故事   席慕蓉在一首诗中写过:“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如此,人与事之间的缘分也是如此。缘分是如此的奇妙与珍贵,以至于缘分降临时。人们的心中总会弥漫着一种感动。对于吴建民来说,世博会与他的缘分使他感动,而这份感动进而化作不断前行的动力和热情。      与世博的缘分      吴建民于1998年11月到巴黎就任中国驻法国大使,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接触世博会,参与了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过程。1999年12月8日,国际展览局在巴黎召开第126次大会,中国首席代表、时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的刘富贵在会上宣布。中国将申办2010年世博会,中国成为第一个口头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国家。   2001年5月2日,昊建民代表中国政府向国展局秘书长罗塞泰斯递交了由唐家璇外长签署的中国主办2010年世博会的申请函。成为第一个正式递交申请函的国家。2002年1月30日,吴建民又代表中国政府向国展局秘书长递交了中国的申办报告。当时,国展局秘书长罗塞泰斯微笑着说:“这次你们又得了第一名!”中国成为第一个递交申办报告的国家。   如果没有吴建民的积极、热情与斗志,可能就没有后面的两个“第一“,也就没有了连环套似的三个完美的“第一”,而正是这三个“第一”完成了中国申办的程序。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申博的诚意,打响了申博的第一炮。也正是这三个“第一”开始了吴建民与世博会的不解之缘,从此他在申博路上越走越长。   但此时,世博会与中国的缘分早已跨越一个世纪。1910年,清政府效仿世博会在南京丁家桥一带,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商业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意思是要振兴中国的工商业。举办地点是南京丁家桥一带。吴建民的老家就在丁家桥,他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当吴建民无意中发现了这段历史。他不禁呢喃:“我的老家曾是中国第一次‘世博会’的所在地,作为‘第一次’,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我为之感到骄傲。现在我处于申办现代世博会的第一线,这是巧合呢,还是天意?”   2003年7月。吴建民结束了在法国的任职,他以为自己与世博会的关系就此结束,但是2003年12月,吴建民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又开始为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工作尽心尽力。      始于责任      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期间,曾多次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领导人做过翻译。受老一辈领导人耳濡目染的影响,为国为民成了吴建民心中非常纯粹的人生理想。   作为当时的驻法大使。吴建民处在世博会的第一线,需要全面了解上海世博会的意图、政策、规划及其社会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有了第一手材料,游说时就更有说服力。所以当他知道上海世博园区将建在横跨黄浦江的老城区时,马上驱车驰去。为的就是亲身体验一下那边的环境。了解老城改造的紧迫性。   “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老城改造的问题。上海世博园区选在一片老城区,要动迁272家企业,1.8万户居民。这本身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种实践。”这一想法闪过吴建民的脑海,接着他就提出一个建议,即在申办世博会的影片里包括这样的内容:拍摄一个市领导到这片破旧的老房子看望居民,居民诉说他们对世博会的期待。建议被采纳,增强了申博影片的说服力。   而经过这件事,吴建民也体会到。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将会把旧城改造的时间大大提前,这对上海居民是福音。而上海人民对申博成功的深切期望,让吴建民“深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如果说一开始对世博会的上心源干一种缘分的感动,那么随着工作的展开,则是一种对于上海人民、对于国家的一种责任感驱使着吴建民在申博路上奔走。      申博之战      成立于1931年的国际展览局总部设在巴黎,成员国在2002年达到89个,其中有60多个国家的代表常驻巴黎。因此,中国驻法使馆处于中国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战斗”的最前沿。自从1999年年底中国正式宣布申办世博会以来,驻法大使馆一直担负着申博的调研、协调、沟通和前线指挥工作。吴建民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可以说是前线指挥员。   我国提交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报告不久,韩国立即提出了丽水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报告。此后。俄罗斯、波兰、墨西哥、阿根廷一个接一个提出了申办报告。一下子形成了六国角逐的局面。每个申办国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开始时西方舆论对我们并不利。企图阻挠中国取胜。而这段时间的舆论导向很重要,它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也可能影响一部分国家的投票立场。因此,吴建民开始寻找一个恰当的场合,争取舆论的理解。而2001年年底,《巴黎竞赛画报》将于2002年第一季度的《中国专刊》发表吴建民与当时的法国卫生部长库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