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藏书溯源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一阁藏书溯源考.doc

天一阁藏书溯源考   【摘要】全祖望在《天一阁藏书记》中说天一阁中书籍的来源可追溯至宋元?v年间,原因是天一阁藏书中的一部分来自于明代藏书家丰坊的万卷楼。而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   【关键词】丰坊;万卷楼;天一阁      丰坊,晚年更名道生,字存礼,又字人翁,号南禺外史,生于1492年,卒年不定,一说1563年。嘉靖二年进士及第。后做过几任不大的官,后“以吏议免官”,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藏书家。嗜书如命。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中这样写丰坊:   潦倒书淫墨癖中,滑稽世乃有人翁。紫清旧宅归来日,元?v书籍一旦空。   “书淫墨癖”乃黄宗羲在《丰南禺别传》中对丰坊的评价,“人翁”是丰坊的字号,“紫清旧宅”为宋时丰尚书故园,“元?v书籍”是说丰氏藏书始于宋元?v年间。   全祖望在《天一阁藏书记》详细记载了丰氏家族及万卷楼:“丰氏为清敏公之裔。清敏之子安常,安常子治,监仓扬州,死于金难。治子谊,官吏部,以文名。谊子有俊,以讲学与象山、慈湖善。有俊子云昭,云昭子?,?子昌傅,并以学行,为时师表,而云昭群从曰芑、?,皆有名。盖万卷楼之储,实自元?v以来启之。自吏部以来,迁居绍兴。其后至庚,六迁居奉化。庚子茂,四迁居定海。茂孙寅初,明建文中,官教谕。寅初子庆,?C念先畴,归葬父于鄞城西大卿桥以南紫清观,紫清观者,宋丰尚书故园也。以其余治宅,于是元?v以来之书籍,由甬上而绍兴、而奉化、而定海者,复归甬上。庆官河南布政。子耘,耘子熙,官学士,即以谏大礼拜杖遣戍者也。丰氏自清敏后,代有闻人,故其聚书之多,亦莫与比。”丰熙即丰坊的父亲。又曰:“迨熙子道生,晚得心疾,潦倒于书淫墨癖之中,丧失其家殆尽。而楼上之书,凡宋椠本与写本,为门生辈窃取者,几十之六。其后又遭大火,所存无几。范侍郎钦,宿好藏书,至是以其幸存之余,归于是阁。”   后人多以此来证明万卷楼藏书的最大继承者天一阁的藏书也可以追溯到宋代元?v时期。但这个可能性值得商榷。   我们可以做两种假设:一是万卷楼建于宋元?v时期,二是万卷楼中的部分藏书可以追溯到宋元?v时期。      一、万卷楼始于宋元?v时期       从宋元?v年间(1086―1094)到丰坊生活的嘉靖年间(1521-1566)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如果丰家的藏书楼万卷楼是始于宋而传至明,那存在的时间甚至要长于天一阁。   《鄞县通志?人物编》有记载:“丰坊家有万卷楼,蓄书数万卷”,证明了丰坊万卷楼确实存在过的真实性,而关于万卷楼建于何时,是丰坊所建还是丰坊的先人所建,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现有丰坊的《万卷楼遗集》六卷藏于国家书籍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笔者没有看到。而丰坊的先人中,即使是最有名的丰稷,历史上也没有他关于建藏书楼的记载,只是在今人戴光中所作《天一阁主―范钦传》中说:“(丰稷)此人官至枢密直学士,死后谥清敏。终其一生,除勤政为民外,‘以枢密之贵,独处一室,恬无他好,惟一图史自娱’,开创家族藏书之事业”。又据全祖望的记载:“(丰家)自吏部以来,迁居绍兴。其后至庚,六迁居奉化。庚子茂,四迁居定海。”又:“寅初子庆,?C念先畴,归葬父于鄞城西大卿桥以南紫清观,紫清观者,宋丰尚书故园也。以其余治宅,于是元?v以来之书籍,由甬上而绍兴、而奉化、而定海者,复归甬上。”几百年中丰家多次迁居,而且丰家也没有像范氏一样完整严密的藏书制度,藏书楼一直存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二、万卷楼中的一部分藏书可以追溯到宋元?v时期。      这是能够支持全祖望记载的最合理的说法。但据笔者日前在上海书籍馆看到了《黄堂丰氏文献谱》(下简称《文献谱》),是民国十七年丰氏后人丰桂?彼?编,共十一卷,分别记载了关于丰氏的源流、里局、祠墓、祖训、祀规、杂著、荣典、懿述、公牍、谱余。据《文献谱》的记载,从宋时的丰稷到明时丰坊已有十六代人:“自公(清敏公)以来有十六世”。而且丰坊并非丰氏的直系后人,在《文献谱》卷一《源流》中没有关于丰熙、丰坊的这一丰氏支流的记载,关于他们的记载在卷十一《谱余》的《四明丰氏世系图》中。所谓“四明支派”在《谱余》的新跋中这样写道:“谱无所谓余也,兹之所谓余者明州、睦州各有谱系,源虽一而流已别枝,虽互而本已殊前人。敦同宗之谊并蓄兼收以资考证,不知几废艰难,后人重直系之亲,正本清源,不裁别支。”在《四明丰氏世家谱序》中有这样的记载:“自我先清敏公特立崛起,明越间又有五百余岁,丰姓之众或家鄞县、定海或越婺严衢,或迁饮采石,或迁滇南吉州,其世系生卒言行本末已有彼此不能相知者,不可不作谱牒以世系阐一传。”   这样,我们又怎能相信即使有从丰稷留传至后世的书籍又会恰好在丰坊的万卷楼中?所以,“元?v书籍”的说法也就不可信。至于为什么全祖望会有这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