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尤忆亚运“绿羊羊”.doc
尤忆亚运“绿羊羊”
细细品味服务日志
广州亚运会早已过去,但那些天发生的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对于亚运志愿者“绿羊羊”来说,这场体育盛会承载着太多的感动。这种感动,既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自己。
无分界别,倾情投入,2010年金秋羊城因大爱至深而成志愿之都。回馈社会,担当责任,广东民企在广州亚运会上也交出了漂亮答卷。笔者所在的广东龙康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承办了广州亚运志愿服务花城广场站,公司超过三分之一的员工投身于亚运志愿服务中,为超过10万名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志愿服务,服务博客点击率超过30万人次,接待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鸿雁、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陈东、最美奥运火炬手金晶、全国自强不息好青年代表团、全国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代表团等。花城广场站的志愿者事迹也被20多家境内外媒体争相报道,被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亚组委志愿者部授予广州市首个“亚运党团员创先争优示范岗”。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以前我很少有机会触摸到员工的精神世界,但是在这次亚运志愿服务中,他们的真情流露,深深地感动了我。
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已经过去许久了,但笔者还是经常会徜徉在服务站的博客里,细细品味那182篇服务日志……
特别的客人
冬天的日昼总是特别短,还没到六点夜色便开始降临了。路上的行人匆匆赶着回家吃个温暖的晚餐。值了一下午班,我们饥肠辘辘,讨论着该吃些什么来安慰一下自己委屈的胃。这时,花城广场服务站点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
这两位穿着朴实的老人是来自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张广成和刘念夫妇。两位老人是奥运迷,曾经为了宣传奥运花了六年的时间走遍全中国,背着百米贺幛征集人们对奥运的祝福。因为对宣传奥运的执着和热情,他们感动京城,成为进入鸟巢第一人。他们在6年间收集了10余万人签名,装了三麻袋。这其中饱含着全国56个民族和文艺界、体育界名人的祝福,有小娃娃的脚印,有96岁剪纸艺术家李淑芬老人的祝福,有北京小小奥组委主席杨捷和国际友人的签名,等等。
广场的游客很多,想要拍一个好镜头很难。我对大爷表示抱歉时,大爷笑呵呵地说,不要紧,只要把五只吉祥物拍进镜头就行,呵呵。爽朗的笑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两位老人对广州亚运会赞不绝口,对我们志愿者的服务也特别满意。本来他们想要到志愿者服务中心报到,希望能当上光荣的亚运志愿者,但因为时间关系没去成,就先借了我们的志愿者服装合影留念。大爷大娘特别喜欢红棉,嘱咐我一定要把博物馆的红棉灯饰拍下来。这两张灿烂的笑脸就像是两朵温暖的红棉花,绚烂多彩,彰显着广州这座花城的不老精神。
户口簿找到主人了
记得2010年11月14日,我们从早班志愿者手中接过一本红色小本子,经了解得知是一位马虎的游客遗失的。交接仪式过后我们马上召开小组工作会议,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联系相关部门,尽快找回失主。11月18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失主。记得那天刚开站不久,失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我们服务站点。经过信息确认无误后我们把户口本交还给了失主。失主激动不已,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急忙道谢!当我看到这一幕,无比开心。
寻找走失的小男孩
11月14日下午一点多,一位年轻的母亲神情慌张的跑到我们站点寻求帮助,她的儿子走丢了。她的神情显得极度紧张,无助,惶恐。我们的组员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并没有慌乱,而是先平复这位母亲的心情,让她镇静下来,描述清楚她儿子的特征,以及具体丢失位置。听完她的描述,我们立刻发动人员在花城广场展开了细致的搜索。大约五分钟后,我们找到了丢失的小男孩,心里的那块大石终于放了下来,感觉踏实多了。小男孩也急得满头大汗,我们一边安慰他,一边带着他回到了他妈妈的身边。年轻的妈妈喜极而泣,含着泪扑过来紧紧地抱着小男孩,那种失而复得的情绪感染了身边所有人。我们看着他们母子重逢,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母亲从我手上接过了小男孩,连声道谢,我们报之以微笑,因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是我们志愿者的光荣。
深深感动,这不是结束
一直都坚信,做志愿者是光荣而快乐的;一直都认为,无论付出多少,也不渴求别人的赞扬。但是,当收到这样一封感谢信的时候,我还是深深地被感动了。
这是一封来自三年级的小朋友的感谢信,信中赞扬了我们亚运志愿者的付出和真诚。她说,是我们用微笑和真诚待人,是我们用激情和智慧让广州变得更加美丽。小妹妹的褒奖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但更多的是感动。
11月28日晚上,我正在准备第二天值班的衣物用品,突然接到运行团队的电话:“亚运志愿服务工作暂告一段落,你们明天不用值班,12月10日再上岗。”接完这个电话,心里有些许失落,坐在沙发上,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或许,我已经习惯了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