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四-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建筑物之安全手则.doc

附件四-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建筑物之安全手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四-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建筑物之安全手则

附件四 救援人員進入危險建築物之安全手則 一、倒塌建築物救援安全注意事項 需以整體性規劃及徵詢工程專家意見,並會同建管人員勘查現場,鑑定危險程度後,逐一進行救援工作,並爭取時效,切忌以大規模多方向的搜救方式進行。 參與救援工作時應穿著完整防護裝備(消防衣、帽、鞋、手套)以防割傷肢體,若有不明化學氣體、瓦斯等存在時,需配戴防護面罩,以防吸入造成中毒。 實施救援前應通知電力公司採取斷電措施,以防觸電。 進入救援時不可單獨行動,應成立搜救小組互相支援配合。 倒塌建築物救生,其困難程度隨受難者所遭遇的狀況而異,應以現場立即看得見、容易救出者優先予以救出。 注意建築物傾斜之方向,以免搶救時被傾斜之建築物再倒塌壓住救援人員發生意外。 搶救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傾聽有無人聲呼救,並立即予以救援。 應慎防尚未倒塌之部份是否有搖搖欲墜之物體掉落而砸傷救災人員。 用木材支撐或搭建木架可防止隧道坍塌,亦可防止建築物進一步倒塌,但不宜以可能傾倒的牆壁或搖搖欲墜的樓層使之恢復原狀。 可運用警犬幫助搜尋受困人員,並利用挖土機、怪手等重型機具協助搬移倒塌物品。 調用民間救災重機械裝備救援倒塌建築物災害時,現場需指派指揮、管制、救助、救護人員,以防意外事故及救助間斷情形發生。 使用器械進行破壞挖掘、吊起時不僅要注意災民安全亦應考量搶救人員之安全。 倒塌建築物如在內部燃燒,射水時不易直攻火點,且射水量過多負荷過重,易造成二次倒塌而壓傷災民,故須採取近距離直攻火點,以使用最少之水量為原則。 搶救人員挖掘隧道時,應先了解建築物倒塌情形,判斷倒塌建築物中可能有空隙的地方,應儘可能從最低的平面沿牆壁、挖通道以利通往崩塌物下的空隙處搜尋救生遭難者,其大小須能容納施救者將遭難者搬運出來之空間且不應有急轉彎,不可直接從崩塌建築物最上方挖翻,容易造成二次災害。 救援挖取通(隧)道時,防止隧道坍塌及建築物二次倒塌,對倒塌物應併用木材支柱及木板拖架支撐,以確保人員安全通過。 倒塌後尚未斷裂之鋼骨結構,應予以固定以免造成二次倒塌。 加強現場火苗之管制,以防瓦斯外洩發生爆炸意外。 使用破壞器材進行救援時,應考量現場是否因瓦斯管線斷裂造成瓦斯洩漏、有無易燃性物質等,應先行予以排除、關閉總開關或採適當之防護措施後再進行救援工作。 現場救援時搶救人員應注意周遭、地面上是否有銳利物(釘子、碎玻璃)防止遭刺、割傷。 切忌不可任意碰撞支撐結構物之樑、柱、樓板、牆壁等。 二、使用空氣呼吸器安全注意事項 使用前應檢查空氣存量(至少250BAR)、殘壓警報裝置警報之聲響及調節器能否正常供氣。 檢查面罩活瓣及緊急供(洩)氣閥是否正常,並確認調節器是否與面罩緊密結合,有無鬆脫現象。穿戴時應貼緊臉部,測試呼吸時是否正常未漏氣;必要時得關閉開關,再測試面罩是否完全封密。 空氣瓶使用時,應將開關全開後再反轉半圈,以防碰撞或電線纏繞而將空氣瓶開關閉鎖。 當殘壓警報器即開始鳴響,應即速退出火場。 檢查空氣瓶有無裂痕或逾檢驗年限,並避免空氣瓶遭受劇烈碰撞或重摔。 勿任意調整殘壓警報裝置及調節器。 空氣呼吸器最好配合救命器使用;每一套空氣呼吸器並應附有一張管制卡,進入火場前,務必將管制卡交由專人負責管制。 使用前應檢查各管閥是否有密接,更換空氣瓶時,應注意接頭墊片是否有掉落遺失。 三、入室搜救安全注意事項 個人防護裝備要齊全,應穿著消防衣(救助服)、帽、鞋、手套、攜帶手提無線電、空氣呼吸器、照明燈、繩索、救命器、簡易拆卸器材。 搜救行動除必須蒐集受困者之情報外,可經由消防乙種搶救圖,預先了解室內格局、擺設、隔間裝潢、搶救危險程度、搶救優先順序以及是否有危險物品儲放後,選擇最有利的路線進入並預先考慮退路。 搜索時,應儘量沿牆壁搜索前進,並利用繩索作為確保或施放標記,以免迷失。且不可隨意移動物品,以防物品掉落咂傷。 入室或開啟門窗前應有「測溫」動作,並注意觀察室內火燄、濃煙、熱氣之變化及悶燒狀況,以防範火勢擴大或閃(爆)燃之情形發生。 應實施人員編組,並確實遵守現場指揮官之任務指示,包括指揮、搜索、搶救方法均應先予以明確分工。 一般搜索救生編組應由二人以上組成,並指定一名具有豐富經驗者為帶隊官,不可一人單獨冒然進入,並配合水線射水掩護。 搜救時應注意深入室內之距離,留意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時間(當空氣瓶殘壓警報音響鳴動時,應迅速沿原路或預留退路退出)。 計算作業時間時要考慮退出火場所需花費的時間,通常在火場中,因呼吸急促,空氣的使用量增加,相對的所能使用之時間亦縮短。 為避免搜救人員因長時間之救災,產生過度疲勞、體力不支的現象,指揮官應視人力情況妥善調配,實施換班休息。 入室搜救應隨時提高警覺,遇濃煙影響以致迷失方向,或感覺到有任何異狀發生情況緊急時,切不可慌張、急燥,應即循部署水帶之反方向或安全確保繩退出火場。 搜救小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