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钻研与传承——对于古典的曲解及其古典传承.pdfVIP

传统文化的钻研与传承——对于古典的曲解及其古典传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论广 角 I譬 传统文化的钻研与传承一一对于古典的曲解 及其古典传承 哈 达 (内蒙古西乌旗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G122;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64一O1 中国传统文化 ,大体要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了解和研讨诸子百家 幼,勤俭持家。汉代班昭的 女戒》中解释四德:德“不必才明绝异,言不必辩1:3利 也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历史背景,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 辞,容不必颜色美丽,功不必工巧过人”。中国的传统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 么、说什么。在先秦时期——也就是从黄帝、尧、舜到夏商周,从夏商周再到春秋 男女有不同的要求,男人讲仁义礼智信,要遵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人要遵从 战国,在这一时期 ,人们特别推崇道路和规律,不讲什么道德规范之类的空洞教 三从四德 。由此看 出,三从四德并不是什么压迫、禁锢妇女的枷锁,也没有歧视 条。周文王认为,万事万物都有 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道 妇女的内容 ,而是妇女的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作用是规范人际关 路,而不同的道路就有不同的规律,关键看我们自己的道路怎样走。老、庄认为, 系 ,维护社会秩序,不能把它说成是教条、压迫和禁锢 。 人的道路和规律必须遵循和参照天地 ,也就是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如果不遵 再说一说 “三纲五常”。三纲简单地说是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 循,或是违背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那么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那时人 说法被宣传证明传统社会是男权社会的根据。看原文,这是断章取义,完全不是 们的思想意识中,只有道路和规律的概念 。五《经》里的 “德”字,均是规律的意 这个意思。最早提出三纲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出自Ⅸ韩非子 忠·孝》:“臣事君 , 思。《四书 也是如此。《论语》讨论的是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人际关系问题 。孔 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 子从人的观念谈起 ,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根本观念 ,“本立而道 弗易也。”西汉董仲舒的 春《秋繁露》对三纲进行 了完整的阐述是:“君为臣纲 ,君 生”,观念树立后,道路也就 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学》是曾子所著,他认为一个 不正 ,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 人立起来,走在 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问题是,修身,明白规律、端正心 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 ,妻不贤,夫 态。只有修正好 自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是子思所著,他认为一个 则休之。”这里的纲有模范、示范的意思。男人为主导,要担当责任 ,担纲者既有 人立起来,走在 自己的道路上 ,一定要保持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上。 权利,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从这段话 中可以看出,君臣、父子、夫妻的权 孟子 ,孟子认为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快乐 ,人生的意义也是追求幸福快乐,首 利和责任是对等的,没有谁绝对服从谁的意思。五常,有的说是仁义礼智信 ,有 先要搞好人际关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关键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只要遵 的说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际规范,两种说法都是指人伦关系的 循 “仁义礼智信”的原则 ,你也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了 可以说 在先秦文化中, 行为规范。五常其实就是 三“纲”的具体表述。三纲五常联在一起表述,是从宋朝 人们都是在追寻人生的道路和规律,都在探讨着人活着的目的与意义。 朱熹开始的,说的是做人的规范,本身没有歧视女性的内容。 从战国时期,历经三百多年战乱,再加上汉武帝、董仲舒歪曲利用儒学,人 最后看一下 “失命是小,失节是大(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节”是一种做人 们只要求求得生存 ,而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再也不感兴趣。这也使义与利、人性 的原则,指气节、节操、操守,有节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