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臣普学术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臣普学术论文

PAGE  宜良县常家庄小学 水墨山水系列之《禅静秋瞑》创作心得体会 学 校: 宜 良 县 常 家 庄 小 学 职 位: 美 术 教 师 地 址:宜 良 县 常 家 庄 小 学 联 系 人:皮 臣 普 2017年3月29 PAGE 14 摘要 我对写生创作的认识,不同之处就是走进自然,寻找本真,取舍自然之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说:“自然是艺术的源泉”,中国六朝时期哲学家和画家宗炳也持有“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前者认为艺术是靠模仿,后者认为艺术是自然表象的简单再现,都是忽略了情感因素。我则是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把特有情感表达出来,在艺术语言、自然表象、情感、意境间寻求平衡。对大自然不是以照相机方式取景,而是对大自然进行心灵般的读取。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反映着现实的生活,也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从小生活在禄劝县雪山乡马鬃岭山脚的我,对这里的山川河流有不一样的情怀,在《禅静秋暝》系列作品中我在借鉴传统山水画绘画技法的基础上,也融入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艺术语言,把对家乡的热爱表达出来。同时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家乡的魅力,呼吁人们亲近自然,发现身边的美。 关键词:韵味;探索;静心;笔墨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46272386 一、导言 4  HYPERLINK \l _Toc446272388 1.创作目的 4  HYPERLINK \l _Toc446272388 2.创作意义 4  HYPERLINK \l _Toc446272391 二、创作的过程 4  HYPERLINK \l _Toc446272388 1.构思过程 4  HYPERLINK \l _Toc446272388 2.创作过程 5  HYPERLINK \l _Toc446272388 3.创作手法分析 5  HYPERLINK \l _Toc446272391 三、创作中的感受 6  HYPERLINK \l _Toc446272391 四、结论与展望 6  HYPERLINK \l _Toc446272410 参考文献 8 致谢 一、导言 创作目的 探索适合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缓和快节奏生活中的焦虑与不安、养成??心静气的性格。忘不了那高耸,厚重的大山,它象征着山里人们的朴实纯真。也忘不了那些高大古老的树木,它伴随着这里祖祖辈辈的人们,象征着老一辈人的谆谆教诲。更忘不了那炊烟袅袅、恬静、安详的小村庄。到山林中去观察感受,放松心灵。抚摸溪流的跳动,看苍劲古树的挺拔,感受游荡在山谷里的暖风。放空心灵,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 2.创作意义 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心灵会得到洗礼。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一停脚步,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美好。通过《禅静秋暝》这一系列作,表达对家乡的内心感受和回归自然的向往。向人们传达一种与喧嚣城市截然不同的宁静安详。同时呼吁人们多亲近大自然,让心灵跟步调协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亲近自然、净化心灵、寻找自我。让心灵走向自由、释放本性和活力、形成纯真平直的心性。   创作的过程 构思过程 张璪曾说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大自然进行心灵的读取并有所感触,才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首先,思考用什么样的材料、表现形式、怎么构图、用色用墨,营造意境。根据需要选用双层夹宣来创作。家乡的山势奇险挺拔、块面零碎的特点,我采用了高远透视法。选取有特点、有特色的景点勾画小草图,加以组合进行创作。在《禅静秋暝》系列水墨山水画中以秋天景色为主。根据家乡高寒的区域特点和季节性差异特点,尝试了不同的设色方法。为了把这种特色表达出来,我的创作过程是边构思边创作而完成的,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包括了构图、用笔用墨、留白作云的安排等等,营造出平静详和的意境。首先画近景,然后层层推进,展现出画面的层次感、空间感,营造炊烟袅袅、温暖柔和的韵味。创作中笔、墨、点、线与黑、白、灰之间互为开合收放的关系,以及浓重与轻淡、鲜明与模糊的处理进行思考。也是成就画面的气势与美感的重要原因。用浓墨点山、描石、钩树、等。墨色层层覆盖,反复勾勒,愿望如铁,于厚重中现情怀。每一幅画无不是反复写成,画作就有了天然的层次,生出无尽的意境,给人以想象空间。 创作过程 我的创作过程中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造型方面:首先用淡墨勾勒出山石的大体轮廓,然后根据山体的疏密虚实补充细节。再用淡墨分染出初步的明暗、然后经过层层的积墨画成、这样有利于山石体积感和层次感的表现。根据收集家乡山水的特征,进行有代表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