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周鸿伟—我不作教父要作激励者.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鸿伟—我不作教父要作激励者

“我不想成为巨头,成为巨头的机会也已经过去了,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让互联网行业更好玩的人。”周鸿祎语速如往常一样地坚定而急促。 发旧的紫色运动衫里搭着一件红色的T恤,下身却配了条西裤,宽额圆脸的他一脸疲惫地窝在沙发上,时不时把两只脚翘在茶几上,想问题的时候用手摆弄一团卫生纸,不笑的时候眼神犀利冷峻。 但无论是公司市值,还是由卡位“安全”并向“搜素”等互联网核心领域的扩张与布局,在外界看来,奇虎360这家崛起异常迅速的公司,俨然已显现成为新一代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一的迹象。 但这正是周鸿祎最担心的,用他的话说“最可怕的就是公司快速地膨胀”。在外界看来赴美上市带来的风光,在他看来却是一个危险的开始——尤其是在公司管理与文化上遇到的挑战。 所以,他及领导团队时时刻刻在敲打着几千人的队伍。就如公司搬入新大楼这件事,这座地上建筑面积共约6.92万平方米、斥资超4亿元的总部,很多设计和功能让人联想起谷歌的总部。但搬家后,360总裁齐向东略有警醒地对员工调侃,百度公司的倒退或衰弱,或者说百度公司逐渐出现的腐朽、败落的气息就是从百度大厦正式投入使用开始的。 也就是在这座大楼里,周鸿祎接受了本报专访。在2个多小时的专访中,他颇具辩证地谈了他对领导、管理、危机、颠覆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这些都是近期他在思考“大公司病”中的所思所得。 辩证并非打太极,他的回答都很直接坦率,无论提到对手还是内部问题都直言不讳。辩证更多的是说他的“警惕心”,比如谈到当下360面临的挑战,他直言“从表面上看现在可能没有危机,但是在我看来处处都是危机。”类似这种思考在本次对话中比比皆是。 周鸿祎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不错的领导者,但是正在学习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我这种性格的人是做不了一个教父级企业家的,我也不想去做。我更希望能扮演一个激励者、推动者、支持者的角色。” 所以他希望,将来颠覆360的,要么是自己内部团队做的产品,要么来自于自己投资的公司。这种胸怀,颇有他最推崇的企业家——乔布斯的风范。 把企业变成创业小分队 团队的规模不要太大。要能够很好地运作,减少扯皮和沟通,目标更明确 《21世纪》:你说一个企业成长遇到的最大瓶颈是:管理和文化。360是什么时候遇到这个难题的? 周鸿祎:上市之后吧。第一是公司上市了,不管你怎么觉得,别人都会把你当成个大公司。第二是公司内部会把自己当成大公司。第三个是上市可能会给人传递一个信号,就是大功告成了。之后,人员的膨胀带来文化的稀释。 这确确实实是我的感觉。一个公司变大了以后,就像一个人的体重从五十公斤增到一百五十公斤一样,不光是身上的肉增加了,可能你的胆固醇也都增加了,你的反应速度也慢了,你的心脏可能跟不上了,你的膝关节可能也支撑不了,你的骨头也出问题了。所以我觉得最可怕的就是公司快速地膨胀。 现在进来的人,会觉得来到一家大公司,有职业化的心态和打工的心态的人的比例可能会高一些。包括我们搬了新楼,环境还是不错的,但我也有一个隐忧,就是这种环境给了企业很多新人暗示,就是这不再是一个艰苦创业的环境了,因为创业环境都是在车库里,都是在民居里。 《21世纪》:具体来说,是什么表现? 周鸿祎: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创业公司里,你面临着生死的风险,很多人决策会变得非常果断,非常简单。这时你不会太顾忌面子,或者说什么人的某个感受,你会做正确的决定。但是公司大了,你做什么决策,可能短期内都不会关系到生死,所以这时候就会发现你和原来不一样了。 我今天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从长期来看对公司有伤害的,但是做这个决策呢,我就能不得罪你了,照顾到你的感受,由此可能很多人会因此做出这样错误的决策。 如果是小公司你就会被巨头欺负,有很多梦想实现不了,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比较喜欢崇拜大公司的,所以你想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理解,就希望公司规模做得大一些,但是大了也会有副作用。 虽然IBM的总裁郭士纳曾经写过一本书,《谁说大象不能跳舞》,这句话猛然一看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你想一想,大象一定不能跟跳蚤做一样的动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把架构调来调去。 腾讯也好,阿里巴巴[13.44 0.00%]也好,他们都是几万人,他们调整架构也就是他们认为过去几千人的管理架构,到了几万人不一定合适了,对吧?或者几万人的某一个架构用了三年之后,又不管用了。对这种调整我特别能理解。 《21世纪》:在你看来,企业如何解决体量变大所带来的危机? 周鸿祎:首先,你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个企业保持一个合理的规模。第二,因为我在官僚化的企业——雅虎——待过,我觉得一定要把企业变成小分队,我非常反对在企业搞所谓的平台化的架构或者矩阵式的结构。我们既然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每个团队还是以它的产品、目标为导向,团队的规模不要太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够很好地运作,减少扯皮和沟通,目标更明确。 亚马逊的CE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