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虚实结合专项训练.pptVIP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虚实结合专项训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虚实结合专项训练.ppt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虚实结合专项训练.ppt

古典诗词艺术技巧鉴赏 请比较下面两首诗在艺术技巧上的不同。 静夜思 邯郸冬至夜思家 李白 白居易 床前明月光, 邯郸驿里逢冬至, 疑是地上霜。 抱膝灯前影伴身。 举头望明月, 想得家中夜深坐, 低头思故乡。 还应说着远行人。 古典诗词艺术技巧之 ——虚实相生 实: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 具体、明朗、真切 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空灵、飘逸、含蓄 时空转移 虚 梦境、神鬼世界 1.此时异地 2.此地异时 (过去、未来) 3.异时异地 丰富诗歌内容 扩大诗歌意境 强化诗歌情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正值佳节,家中兄弟相聚,唯独缺少客居异乡的诗人,不免遗憾而对其心生思念。想象家人对自已的思念,实则曲折的表现了诗人自己对家乡亲人浓浓的思念。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同在赤壁,对公瑾年轻有为的遥想更增添了诗人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悲慨。 虞美人·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回忆少年的欢娱、中年的漂泊, 再联系今日的凄苦处境,痛苦的强烈与深 化令人潸然。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中回到故乡,妻子的情态容貌亲切而熟悉。夫妻相顾,无言却胜过万语千言。梦中相见更显醒后现实中天人永隔的痛苦和对亡妻无尽的思念。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 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仙境的辉煌、祥和令人向往,对比更显现实的黑暗、令人失望。 眼眉儿 左誉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水栏杆。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①这首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②上阙实写眼前早春黄昏中开放的杏花、天边的斜月和空中的燕与雁,烘托了游子在外孤单凄凉的心境;下阙想象家乡闺中人因思念诗人而洒泪生愁,以及两人分别时闺中人泪眼盈盈、难舍难分的情形。 ③虚实结合使得诗词中游子和家人的形象都真切可感,更充分的表达了彼此的牵挂与思念。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以虚写实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 ——明代诗评家王嗣奭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以 实 写 虚 ①本诗三、四两句以实写虚。②第四句仅仅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美好春景,但却引 发了诗人对山中春意之盎然,以及溪源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