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写作素材吴冠中〔苏欣欣〕.docVIP

高中二年级写作素材吴冠中〔苏欣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二年级写作素材吴冠中〔苏欣欣〕

名人 “花坛巨擘”吴冠中 人物点击 2010年6月25日,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京病逝,享年91岁。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的代表作家,也是200年来第一个成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中国人;他的作品总成交额达17.8亿元人民币,在中国画家中仅次于齐白石,但他常常一把火烧掉不满意的作品;他晚年言论犀利,针砭时弊;他是集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大成于一身的大师,他的画作、他的风骨、他的真性情,值得我们怀念。 经典素材 昏迷丹青 初中毕业,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电机科。一年级暑假,他偶遇杭州艺专预科的朱德群,两人一拍即合,结为知己。一天,朱德群带吴冠中参加艺专的美展,他被眼前的艺术作品惊呆了,就像婴儿第一次启目看世界,但觉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世界上竟有这么美的艺术,我非投身它不可——吴冠中想。这年,他17岁,是青春期,也是叛逆期。父亲坚决阻拦,告诉他,投身艺术就等于投身贫穷。他不听,前面纵然是万丈悬崖,也要不顾一切的往下跳。母亲无奈,只好随他。于是,吴冠中从工业职业学校退学,义无反顾的考进了杭州艺专。 素材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吴冠中参观美术展并被眼前的艺术作品迷上的那一刻注定了他这一生与美术的奇缘。即使前面苦难重重,但只要有兴趣在,一切阻碍都将变得无足轻重。 适用话题 兴趣、执着、专注、选择 “粪筐作家” 1970年,吴冠中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受尽苦难,画画的权利也被剥夺。几年后偶尔可以画点画了,却没有画画的材料。他买了一块多钱的简易黑板,刷上胶,便在上面画油画;没有画架,就借来房东的粪筐代替。久之,吴冠中被大家戏称为“粪筐作家”。在那充满劫难的年头,吴冠中得了严重的肝炎,痔疮也恶化,常常通宵失眠。吴冠中感到自己将油尽灯灭,有了自杀的念头。“鹿死于角,獐死于麝,我得死于画乎?”于是他拼命地画,忘我地画。匪夷所思的是,这种世界上最为独特的自杀方式不仅没有要他的命,反而让他的肝炎不治而愈了。以粪筐为画架,在无尽的苦难中,吴冠中画的高粱、玉米、冬瓜、石榴,或嫣红或金黄,充满了令人心动的自然之光。2009年被香港佳士得卖到的112.775万元人民币的《石榴》,很可能就是他那时候的作品。 素材分析 都说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这在吴冠中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在那样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仍然能坚守自己的梦想,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实现它,并最终创造了奇迹。这不能不说是苦难给他最好的回报。 适用话题 苦难、勤奋、坚守理想 吝啬与慷慨 吴冠中从不讲究吃穿,物质生活特别简单。不了解吴冠中的人往往认为他一毛不拔,向他所画更是不可能的事。其实并非如此,过去《美术》杂志有一个摄影师老付经常给吴冠中翻拍作品,吴冠中主动赠与他一张尺幅很大的彩墨精品,画得特别精彩。后来老付的爱人生病,经济困难想把画卖了,征求吴冠中的意见,吴冠中很高兴的说:“好,能起作用就好。”像这样给朋友送画的事常有,但他从来没有为了自己打通关系给别人送过画。 素材分析: 对自己的生活吝啬,对有困难的人却是慷慨大方。对自己吝啬是因为自己一心在画上无暇顾及生活,对别人慷慨大方是因为可以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这样的反差渗透出的是吴冠中人品的高尚。 适用话题 吝啬、慷慨、乐于助人、正义 情系祖国 吴冠中曾公派留学法国,进入巴黎美术学院,跟苏弗尔皮教授学习油画。三年后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回国与否的问题,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重大抉择。经过多次反复,吴冠中最终下定决心,于1950年离开巴黎,投向祖国怀抱。就在前一年,他曾给杭州艺专的吴大羽老师写过一封信,表白说:“踏破铁鞋无觅处,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我的心非常的波动,似乎有什么东西将生下来。苦日子已过了半世,在苦的生活也不会在乎了。总得要以我们的生命来铸造出一些什么!无论被祖国驱在哪一个角落,我将爱惜那卑微的一份,步步真诚地做,不会在憧憬于巴黎的画坛了。暑假后即使国内情况更糟,我仍愿回来。火坑大家一齐跳,我似乎尝到了鲁迅先生抛弃医学的学习,决心回国从事文艺工作的勇气。” 素材分析 一边是留在国外,事业前程似锦;一边是回到祖国,一切从头做起。在小我和大我之间,吴冠中选择了后者。这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适用话题 爱国、选择、真情、小我与大我 真性情,真心话 吴冠中非常崇拜鲁迅,认为鲁迅是他精神上的父亲,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我说过‘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尽管不好比,但我觉得齐白石少几个对这个国家关系不是很大。但没有鲁迅,这个民族的心态就不行。”吴冠中曾这样说。 2007年,吴冠中“以奖代养”“取消美协、画院”等言论激起轩然大波。“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