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

第37卷 ,第 1期 安 徽 化 工 Vo1.37,No.1 ,)1 2011年 2月 ANHUICHEMICAL INDUSTRY Feb.2011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 杨少武 ,王晓青 ,杨顺生 。 (1.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I~tJIj成都 610031)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检测手段和设备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综述了当前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对 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同时硝化反硝化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及反硝化除磷工艺进行总结。 关键词:脱氮除磷 ;短程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除磷 doi:10.3969/j.issn.1008-553X.201I.01.003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53x(2011)O1—0021—03 现行的生物除磷脱氮组合工艺主要是建立在传统 停留时间将硝酸菌从反应器 中 “淘洗 ”出去,实现了稳定 生物除磷脱氮理论基础上进行构架组合的。其主要缺点 的短程硝化 一反硝化f31。目前 SHARON工艺已成功应用 有ll】:①较大差别的微生物在同一系统中相互影响,制约 于荷兰2个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厂。比利时Gent微生物 了工艺的高效性与稳定性;②较多的流程中包含多重污 实验 室 开 发 的 OLAND (OxygenLimitedAutotrophic 泥和混合液的回流,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提高了基建 NitrificationDenitrication)工艺,利用低溶解氧条件下亚 和运行费用;③除磷脱氮过程中对能源(如氧、COD)消 硝酸菌对氧的亲和能力较硝酸菌强 (亚硝酸菌氧饱和 耗较多;④剩余污泥富含磷,处理量较大。这些都不符合 常数一般为0.2~0.4mg/L,硝酸菌的为 1.2~1.5mg/L)的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近年来,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 特性 ,通过控制反应器中溶解氧的浓度,实现了亚硝酸 工艺、同时硝化反硝化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及反硝化 菌的大量积累5[1。国内许多学者在 SBR反应器中,通过 除磷工艺等的探索和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 控制温度(28~31℃) 和溶解氧浓度[10,11实现了稳定的 的途径和发展空间。本文对以上 四种新工艺进行总结及 短程硝化。王志盈在内循环生物反应器 中,通过控制溶 简要概述。 解氧浓度也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㈦。影响亚硝酸积累 1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技术的研究 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温度、溶解氧、游离氨浓度、pH值及 传统的硝化一反硝化原理是:氨氮在亚硝酸菌的作 泥龄等,但 目前对此现象的理论解释还不充分,长久稳 用下氧化生成NO2-,然后NO2-被硝酸菌进一步氧化成 定地维持NO2-积累的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NO~(NH4+--.NO N0一,全硝化),最后通过异养反硝化 2 同时硝化反硝化工艺技术的研究 菌的作用将 NO一还原成N:((NO—N0 N:,全程反硝 传统脱氮理论认为生物的硝化反应在好氧条件下 化)。而许多试验证 明,可以按照NH—NO。— N 的过 完成 ,而反硝化在缺氧条件下完成,即两者不能在同一 程实 现短 程 硝化 反 硝化 脱 氮 (Sho~cutnitrification 条件下进行。然而,近几年许多研究者发现,存在同时硝 denitrication),即将氨氮氧化控制在亚硝化阶段,然后进 化 反 硝 化 (Simultaneous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行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因具有节能(硝化阶段 SND)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