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潮州工夫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受潮州工夫茶.doc

感受潮州工夫茶   抵达潮州时,天色暗了,我和同行的朋友们一起去用了餐。饭后,我和同伴回到了房间,稍稍整理些东西,看看电视。同伴说肚子有点撑,提议去散散步。我们俩都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就往人多的地方走去。沿着马路走,发现了个奇特的现象,瞧,路边的花店、小吃店、杂货店、水果店、茶叶店、服装店、佛事用品店等,在显眼的位置都有一套潮州工夫茶具,大多是白色瓷茶海组合,茶海多数以竹或兰的雅致图案加以修饰,不失单调而显素雅。茶海上置放着有水仙花圈案的或兰花纹饰的小盖碗,配有三个白瓷品茗杯,呈“品”字摆放,旁边多数配有一把电茶壶。一路走来,很多人围在一起泡茶喝,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总体感觉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不快,民风非常淳朴,喝工夫茶却非常普及。   也许是有点“职业病”的缘故吧,看到茶具,不由自主地上去看个究竟,在昏暗的光线下,仔细观察了盖碗、品茗杯,上面都是黄黄的茶渍,由此可以断言,这些器具是天天泡茶的了。早就听闻,在潮州人人都爱喝工夫茶,身临其境,此言不虚。   刚回到宾馆。就收到公刘子先生发来的短信:“我在一楼大厅,你们赶紧下来吧。”我和同伴下到一楼,只见公刘子先生迎面走来,我们双双迎了上去,公刘子老师笑道:“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学习啊,花个五分钟的时间就回来啦,带你们去看看真正的潮州工夫茶。”我和同伴紧随其后,出了酒店的偏门。走了大约有二十米远,公刘子先生行至一辆很老旧的三轮车旁停下了,转身说道:“到了,就是这儿了。”   公刘子老师道:“你们看,这个炒板栗的老师傅,一边炒板栗,一边卖板栗,还一边泡工夫茶喝。”经老师这一说,仔细一瞧,老伯精干、瘦小,穿着一身暗灰色的衣服,两眼炯炯有神,坐在三轮车旁剪着生板栗。这辆老旧的三轮车上。堆满了物品,但物品堆放有序,车子的左边放置的是很不起眼的茶具,小铁皮桶内装有煮水用的小木块、木炭,还有塑料袋装的一大包单枞茶。老伯正炒着板栗。瞧着我们对工夫茶饶有兴趣,老伯放下了手中的活,很麻利地往盖碗里冲上了开水,并将三个品茗杯摆放成圆弧形,沥好茶汤,热情招呼道: “喝点工夫茶吧,我们潮州人家家户户都这么喝茶的。”   我们连喝了两泡,老伯道: “盖碗里的茶已经冲泡了一整天,没有什么茶味了,我烧点开水,换壶新茶,很快的。”只见老伯打来了水,并往炉中加了块很干的木柴,徐徐的晚风吹来,炉中的小木块烧起来了,老伯把烧水壶放了上去。烧水壶看上去黑乎乎的,原来是跟随着老伯“久经沙场”啊!这就是正宗“潮汕四宝”中的潮汕炉、玉书碍,白底的圆茶海上置放的是兰花纹饰的小盖碗及三个自瓷的品茗杯,这两样是孟臣罐(最早的时候是朱泥的孟臣壶)、若琛瓯。   烟火燎绕着潮汕炉和“玉书碾”,不时有风吹火焰的“呼呼”声,尽显农家炊烟气息。水至三沸,老伯换上了新茶,这教单枞茶条索较长且粗松,色泽呈褐色。听老者说此茶是二三十元一斤的单枞茶,百姓大都饮此类茶。老伯洗茶、冲泡、刮沫、沥汤后,请我们品饮。这饱经风霜的老者精心沏泡,让我品饮到了非常地道的凤凰单枞茶的味道,浓爽可口之外略感涩味,三四杯热气腾腾的茶汤下去,身心俱畅。恍然大悟,老伯的精干、两眼炯炯有神及浑身没有一点多余的肥肉原来就是天天不停喝这潮州工夫茶的缘故啊。   老伯还很热心地向我们介绍道: “喝潮州工夫茶,不管人多人少,都是备三个杯子,一般都呈‘品’字形摆放,泡好了茶,客人各自取离自己最近的茶杯品饮,长者先喝,小辈后喝:若是生客或尊贵的客人,杯子呈圆弧状摆放,中间一杯是长者的(尊贵的客人)、两旁是次客的;而品茗杯若呈‘一’字形,则是祭祀的时候才摆放的,是不喝的。”旁边做小吃生意的老伯看到我们品饮的热闹。也挪过来了,一样的热情,帮着添柴、倒茶,以介绍潮州工夫茶为自豪,说道:“在潮州有句俗话称‘茶三酒四游玩二’,意思是说品工夫茶的理想人数为三人,饮酒四人,游玩二人。三人成众,杯三成品了。”在日常生活中,两人相处久了,难免有些磕磕碰碰,若增加一人成三,便能协调、和解了。   同伴喝了茶,感觉耽搁了老伯的糖炒栗子生意,过意不去,买了半斤热乎乎的糖炒粟子。回想一下,请人饮茶。实在是推介产品的一种方法,这也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一种潮州文化。吃着栗子,品着凤凰茶,真是别有一番味道。回来的路上,公刘子老师说: “到了潮州,看了、品了真正的潮州工夫茶,才不枉此行啊。”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