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培养实验室及操作技术11.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培养实验室及操作技术11

四、洗涤技术 1、玻璃器皿洗涤 新购置玻璃器皿 1%稀HCl 浸渍12h 洗衣粉洗涤 清水冲洗 晾干备用 已用过的玻璃器皿 2、塑料用品洗涤 新的塑料器皿打开即用 已用过的塑料器皿 2%NaOH浸泡12h 清水冲洗 2%—5%盐酸浸泡30min 清水冲洗 蒸馏水冲洗 晾干备用 3、金属用品洗涤 热洗衣粉水洗净 冲洗 擦干 100 200 800 60 800 200 100 200 1000 50 100 1000 重铬酸钾(g) 浓硫酸(ml) 蒸馏水(ml) 常用配方 强液 次强液 弱液 配方成分 清洁液配方 五、灭菌技术 物理方法: 物理灭菌干热、湿热、射线处理、物理除菌、过滤、离心、沉淀等 化学方法: 消毒剂、抗菌素灭菌 1、灭菌方法 2、灭菌 (1)培养基灭菌:高温高压湿热灭菌法 压力在9.8×104—10.8×104Pa 温度在121℃ 灭菌20—30min (2)玻璃器皿灭菌:蒸汽高压消毒灭菌 干热消毒灭菌 饱和蒸汽压力与其对应的温度 121.0 122.0 124.1 126.0 127.8 129.6 134.5 147.6 15 16 18 20 22 24 30 50 1.055 1.125 1.266 1.406 1.543 1.681 100 103.6 106.9 109.8 112.6 115.2 117.6 119.9 0 2 4 6 8 10 12 14 0.0 0.141 0.281 0.442 0.563 0.703 0.844 0.984 1b/m2 kg/cm2 1b/m2 kg/cm2 温度(℃) 饱和蒸汽压力 温度(℃) 饱和蒸汽压力 (3)塑料器皿灭菌: 多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4)金属用具灭菌:灼烧灭菌 浸入95%酒精,后置于酒精火焰上灼烧,冷却后使用 (5)接种室灭菌 空气消毒灭菌 接种室 超净工作台 紫外灯照射 70%—75%的酒精擦洗 培养材料的接种 紫外灯照射 (6)外植体灭菌 流水冲洗10—20min或更长时间 70%—75%酒精中浸泡30s 0.1%—0.2%氯化汞液中浸泡10min左右 蒸馏水冲洗4—5次 在10%的次氯酸钠、饱和漂白粉浸泡30min左右 备用 常用消毒剂消毒灭菌比较表 很好 很好 很好 很好 好 最好 好 较好 好 5~30 5~30 5~30 2~10 5~15 2~10 0.2~2 30~60 5~30 易 易 易 易 最易 较难 易 中 较难 9~10 2 饱和溶液 1~2 10~12 0.1~1 70~75 4~5(mg/L 1 次氯酸钙 次氯酸钠 漂白粉 溴水 过氧化氢 升汞 酒精 抗生素 硝酸银 效果 消毒时间(min) 去除难易 使用浓度(%) 消毒剂 六、无菌操作 实验员消毒 实验室、无菌台灭菌 实验器材的灭菌 无菌接种 消 毒 实验台卫生 培养室培养 1、消毒,更换实验服、帽子与鞋子,进入接种室。 2、打开超净工作台和无菌操作室的紫外灯,照射40min左右,后关闭。 3、开启过滤室风机,使无菌风吹拂工作台面和四周的台壁。 4、用70%—75%的酒精擦拭工作台和双手。 5、用沾有70%—75%酒精的纱布擦拭盛培养基的培养器皿,放进工作台。 6、把解剖刀、剪刀、镊子等器械浸泡在95%的酒精中,再在火焰上消毒,放在器械架上。 7、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切割备用的接种材料。 8、打开瓶口,用火焰烧瓶口,转动瓶口使瓶口各部分都烧到。 9、取下接种器械,在火焰上消毒。 10、把培养材料放入培养瓶,盖上瓶口。 11、接种结束后,清理和关闭超净工作台。 注意:操作期间应经常用70%—75%的酒精擦拭工作台和双手;接种器械应反复在95%的酒精中浸泡和在火焰上消毒。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环境 条件及营养成分 一、所需环境条件 与自然条件一样,组织培养中的材料的生长要受到温度、光照、湿度等各种物理条件,不同气体、培养基的组成、pH值和渗透压等各种化学条件,以及外植体部位、大小、细胞密度等各种生物条件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如何根据需要来控制培养条件是组织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温度 光照 湿度 气体 培养基的渗透压 pH值 植物材料一般最适温度在25±2℃之间 环境条件 最常用的光周期是光照16h,黑暗8h 一般情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