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方:但求做大事.doc
方方:但求做大事
投行界华人新星
近些年,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及加入WTO后与全球经济的全面接轨,中国的金融市场开始孕育了庞大的潜在商机。翻开一些报纸、杂志,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些信息:国外投资银行对中国情有独钟,热情不减。投资银行在中国业务的拓展,“人才本地化”成为投行业务发展的重要策略,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了投行管理层。正如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方所说:“像摩根大通这样的跨国投行,已经感觉到中国这个市场的重要性,需要一些既有中国背景、又有国际经验的人来管理。”
随着跨国投行的到来,投行界的华人高管作为一个新的阶层开始兴起。他们不仅拥有较高的学位,而且熟悉国内外资本市场和国际经济法,已经大体接近西方商业银行CEO的职业标准。这群人大多有中国出生的背景,出国留学的经历,并大多在商学院就读过MBA。他们都曾经在金融领域长期工作,并借此积累起可贵的经验和投资敏感度。本期,我们的封面人物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方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也许是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那句有名的校训――“但求做大事,不求做大官”,长久以来在指导着方方的职业和人生选择。
自从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方方一直被认为是“新阶层”在政协中加强分量的标志。这位香港清华同学会会长、全国青联委员,同时还是三个女儿的父亲,在恩师和朋友的眼中,则是当年在学生会“很有组织能力,但从不盛气凌人”的安徽籍男生。
曹慈惠,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上世纪80年代,在清华教书的曹慈惠为方方主讲计算机课程,虽然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间不长,但对方方的印象至今还很清晰。“个子不高,圆圆的头,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在学生会里也很有组织能力”,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曹老师这样回忆当年的方方。她认为,朴素和谦虚是方方给老师的感觉,也许是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那句有名的校训――“但求做大事,不求做大官”,长久以来在指导着方方的职业和人生选择。现在,处在体制外的方方,对中国社会发挥的影响力是非常积极的。
感谢李山80年代首批出国探路人
1980年代中期,与方方同在清华做学生会工作的南波,如今是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与许多一直没有离开清华的同事一样,当年留校工作的他们,工资只有几十元钱。很多同学千辛万苦到了国外,却都在学费问题上大犯其难,一般都要靠资助度过第一关。方方当时有一位很重要的“资助人”,就是李山――三山投资公司合伙人、前中银国际总裁。
1991年夏,在清华技术经济教研组任教的方方第一次出国。“那时出国比现在难多了,我的工资才80元钱。”方方说,没钱交第一笔学费,他找到了清华学长李山为其交学费。当时在美国待了5年的李山,已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转到了MIT经济系,并获得了斯隆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助理的职位,这个临时的职位可以提供全额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已有余力的李山可以帮方方度过最困难的阶段。之后,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正好有一笔捐助,用以资助从中国、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来的学生,全奖为两万多美元,成绩优异的方方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从而如愿去念MBA。
李山作为80年代清华出去的第一波留学生,经历过的艰辛比方方要多。1984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李山“破例”成为经管学院第一任团委书记,也是全校第一位做团委书记的学生。依照晋升惯例,只要待在清华,步步高升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李山却选择了出国留学。当时李山没钱付学费、生活费,靠打工和华人前辈的资助,还是以最好的成绩申请到了校董会奖学金。为了进MIT,李山还曾为波士顿市政府做IT顾问,每周工作80小时,一个假期赚1.5万美元,刚好够交学费。
1990年代初,李山担任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会长,他很喜欢社会活动,为美国大学“中国周”活动提供赞助,从而增强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影响力。若干年后,方方和哈佛商学院院长聊到了一件事:1991年,方方想进哈佛商学院读书,但因为没有及时交报名费而没有得到就读机会。院长听后马上叫来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告知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要直接向他汇报。方方说,“这个小故事说明我们每个人的成绩取得,都是别人帮出来的,感谢清华大学的校友之间的团结互助。”
2006年,香港清华校友会举办周年庆祝酒会,身为会长的方方表示,他特意为了答谢母校的恩情而来,如果没有母校清华的培养、校友的帮助,绝没有他的今天。李山对方方的帮助,不仅只是学费,而且还有中国留学人员在国外的开路探索意义。
不求做大官重回体制外
1993年5月,方方获得了范德堡商学院MBA学位,为加盟美林证券铺平道路。同年,李山也拿到博士学位,进入华尔街,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高盛公司皆取得佳绩。
方方说,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