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部术后远期并发胆道结石92例探讨.doc
腹部术后远期并发胆道结石92例探讨
作者:刘力奋,丁彦辉,高丽荣,李春峰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的胆道结石特点和诊断方法。 方法 检索本院1995年1月—2009年12月92例与胃肠手术有关胆道结石临床资料,对诊断 治疗 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一部分胆道结石与腹部手术有关,结石主要为胆囊结石,诊断以B超、CT为主,治疗以开腹手术为主。结论 腹部手术远期可出现胆道结石并发症,治疗要选择恰当术式。
【关键词】 腹部术后;并发症;胆道结石
近年随着普外科长足进步,有关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累及回肠末段)病例有所增加,救治无数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肉瘤、恶性淋巴瘤)、结肠良恶性病变、急性出血性肠炎、急性较窄性肠梗阻病例。但是由于病人寿命、肿瘤生存期延长,与此相关出现胆道结石逐渐增多。检索本院1995年1月—2009年12月共治疗847例胆道结石病例,其中92例与胃肠手术有关,占10.8%。回顾本组92例胆道结石病例并结合 1.4 结果 单纯胆囊结石66例,3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开腹胆囊切除48例(72.7%),7例胆囊造口术(10.6%),8例单纯抗感染 治疗 。6例单纯肝外胆道结石EST网篮套石。胆囊结石合并肝外结石13例均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道结石3例除胆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外,6周后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取肝内胆道残余结石。单纯肝内胆管结石4例对症治疗。1例76岁高龄胆总管结石复发,有胃癌及肠梗阻2次开腹手术,腹腔粘连严重术中伤及十二指肠,术后高位肠瘘,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2 讨论
2.1 病例特点 继发于腹部胃肠手术胆道结石不同于一般胆道结石,具有如下临床特点:(1)年龄大,平均年龄63.4岁。(2)男gt;女,61:31=2:1。(3)身体储备低下,特别是免疫、呼吸循环功能差,并存疾病多,机体反应迟钝,有胃肠术史,易掩盖胆道结石症状体征,误诊率高,胆囊坏死相对多。同时由于心肺功能差,低蛋白血症,选择胆囊造口术多。(4)胆囊结石居多,合并胰腺炎多。(5)因有腹部手术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率少。需要选择开腹手术比率多。病情复杂还需借助胆道镜。(6)腹腔镜联合EST治疗,但并发症较多,会破坏Oddi括约肌正常结构引发近期出血、感染和远期括约肌狭窄、结石复发危险[1],采取此法应审慎。(7)胃手术史比率大,尤其B-Ⅱ手术。
2.2 形成机制 概括为神经体液调节失调。胆固醇结石形成3个重要环节[2],即肝脏分泌过饱和胆汁,胆囊胆汁促成核异常,胆囊动力减弱导致胆囊胆汁淤滞。分泌、成核与动力方面缺陷,使胆囊胆汁胆固醇从过饱和状态, 发展 成为胆固醇结晶,进一步过渡到肉眼可见小结石,胆固醇结晶在结石表面不断堆积使结石体积不断增大。(1)迷走神经受刺激可促使胆囊收缩,乙酰胆碱使胆囊收缩增强。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因手术要求,清扫淋巴结,或游离近端胃体,损伤、切断迷走神经肝支,从而使胆囊周期性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胆囊收缩排空功能障碍[3]。(2)胃大部切除术,B-Ⅱ手术,食物、胃酸不经过十二指肠,胃酸减少,胃排空加速,影响内源性CCK(CCK是调节胆囊收缩主要激素,含有33个氨基酸的多肽,其羧基端8肽为引发胆囊收缩所必需)分泌排放,使胆囊舒张,排空延长,胆汁淤积。(3)胃大部切除术,B-Ⅱ手术,输入瓣淤滞及伴随高压;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继发十二指肠逆流,逆行性细菌感染,在胆道结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而迷走神经维持Oddi括约肌压力,有防胆汁反流作用。(4)胃窦切除,幽门-胆囊反射丧失,抑制胆囊收缩;B-Ⅱ手术旷置十二指肠,使胆囊张力低下,也是胆石成因。(5)胃癌、结肠癌根治术损伤或切断腹腔神经节发出交感、副交感神经,引发胆道流体力学改变,为结石形成提供有利条件。(6)绞窄性肠梗阻、克罗恩病、急性出血性肠炎累及回肠,尤其末段回肠,需要回肠末段切除,胆汁酸肝肠循环发生变化,胆盐肝肠循环被破坏,胆汁中的胆盐减少,或胆固醇增加,则胆固醇易于析出形成结石[4]。(7)此外,胃肠手术镇痛剂应用,静脉营养应用,使CCK分泌减少,胆汁淤积,也是胆道结石成因之一。
3 预防
如何预防因胃肠手术产生远期并发症-胆道结石,是普外科医生今后进一步研究课题。从形成机制考虑肿瘤根治术,胃手术应保留迷走神经肝支,结肠手术应保护腹腔神经节交感、副交感支。胃手术B-Ⅱ手术患胆结石高于B-Ⅰ手术,能施行B-Ⅰ手术不作B-Ⅱ手术。全胃切除同时行Roux-en-Y吻合,且淋巴结清扫范围广时建议预防胆囊切除。胃肠术后胆道结石预防可用胆囊促动力药如红霉素、西沙必利、胃动素等。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