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中拉链的审美与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服饰中拉链的审美与文化.doc

服饰中拉链的审美与文化   注:(作者简介:王蕾(1972- ),女,汉,江苏东台人,香港理工大学文学硕士,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      梁惠娥(1967- ),女,汉,山东潍坊人,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制衣学系硕士,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 拉链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造型手段和应用形式,体现了拉链在服装设计中的独特作用和美感。在现代服饰文化中,服饰配件是设计师思维开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拉链;服装;审美功能;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识码:A      Aestheticism and Culture of Zippers in Clothing   WANG Lei,LIANG Hui-e      拉链是现代服饰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配件之一,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期,当时人们的长统靴纽扣多达20个,穿脱极为不便,1851年,美国发明家伊莱思#8226;豪(Elias Howe)申请了一项名叫“可持续、自动式扣衣工具”的专利注:(撕开拉链的历史/2688/2003-12-1/121@356885.htm.),应用在靴子上,这就是拉链的雏形。19世纪末,美国发明家威特科姆伯#8226;朱迪森(Whitcomb Judson)设计出用一个滑动装置,来嵌合和分开两排扣子,使长统靴穿脱更为简便。随后一个多世纪以来,拉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被发展和丰富,不仅具有愈加完善的功能性,更被赋予了一定的符号化特征,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钟爱的设计元素之一。      一、独特的审美功能      一个世纪以来,拉链(Zipper)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从解决长统靴的繁复冗长的纽扣装置,到被广泛应用于军用防蛀衣橱、睡袋、军用腰包以及航空服等,拉链的功能性逐步完善,并在各种服装及生活类产品的应用上大展身手。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设计师利用日新月异的现代材料,设计出极具时代特色的各种形态的拉链,如金属拉链、树脂拉链、尼龙拉链、针织布带拉链等等。常见的拉链形式有单头闭尾式、双头闭尾式和双头开尾式等,拉链齿牙有大小之分,齿形各有不同,拉链头造型丰富,既满足拉手的功用性,又可作装饰表达,其保险装置还使拉链拉合后不会自动滑开。另外不同服装性能的需求又产生了隐形拉链、防水拉链和防火拉链等等。   拉链在丰富其使用功能的同时,构筑了独特的美学功能。拉链形式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形式美法则“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规律的表现。众所周知,“点”在空间中起着标明位置的作用,具有注目、突出诱导视线的性格。不同位置及形态的点以及它们的聚散变化都会引起人的不同视觉感受。而拉链是由一个滑动装置滚动连接双排交错的点状物,其中密集的小点产生了流畅的韵律感,滑动的大点随着位置的变化吸引着观者的“眼球”。形成了“线”的轨迹,具有长度、粗细、位置以及方向上的变化。同时,拉链流动的线形以及柔韧易变的构成特征使被衔接的界面产生形状各异的面的造型。“面”本身仅仅具有二维空间的性质,主要有平面和曲面之分,但通过拉链的这种特殊元素的介入,使得“面”更具备了形成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偶然形状的可能等等。如图1,是津村更佑(Tsumura)设计的多功能风衣。通过拉链在服装的各个部位结构中的穿插应用,不仅形成许多丰富的线形,同时又是新颖的具有实用功能的口袋,在任何一个口袋里放进自己需要的东西就立即成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衣。如放入报纸,可以御寒;放入软垫,可以充当座椅;放入生活用品,可以成为外出郊游的旅行包,满足了现代人的DIY(Do it Yourself)情结。      注:([日]?\川雅之《时装的面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可以说,拉链是在功能与审美的互动中形成了今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丰富多姿的形态,已经超出其原有的应用形式和实用功能,而兼具时尚审美作用。在以软性材料为主体的服装设计中,拉链使服装增添了现代机械美学的魅力,尽管新材料和技术的创新使拉链产生了不同的质感和形态,但它的机械的本质是无法替代的。“机械(machine),源自于希腊语之 mechine及拉丁文 mecina,原指‘巧妙的设计’,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并且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注:(机械/phrase-2006030914382900416.html.)拉链具有机械装置的全部特征――由零件构成、有固定的操作模式等,其并非简单取代了传统的纽扣开合服装的方式,而是为适应快节奏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