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联句录》艺术特色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东阳《联句录》艺术特色初探.doc

李东阳《联句录》艺术特色初探   摘 要:联句作诗是古代文人唱和的一种特殊方式,自汉《柏梁诗》初现联句诗雏形以来,联句和诗逐渐兴盛,至中唐韩孟联句诗创作达到高峰。至明代,联句作诗风气较浓,茶陵派宗主李东阳的《联句录》就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明代联句诗集。其在联句诗题材、创作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其艺术的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性、流派性、趋同性。茶陵派成员在联句诗形式、内容、艺术特性等方面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为联句诗在明代的继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李东阳;联句录;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I Dong-yangs Lianjulu   SIMA Zhou      联句作诗是古代文人唱和的一种特殊方式,既能游戏娱乐,又能彰显才情,还能增进友情。清代王兆芳在《文体通释》中云:“联句者,作诗不一人,共以句相属也。主于众才合韵,属词接声。”在王兆芳所下的联句诗定义中,联句作诗人数在一人之上,才力相当,然后可合韵而成。故现代学者认为:“联句诗由两人或多人各成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依次相继,合而成篇。后多一人出上句,续者作成一联,再出上句,如此轮流相继。就体制而言,以五、七言为主,间有杂言及一至九字诗形式。”①由上可知,联句作诗与诗人独自创作有所不同,带有很大的游戏成分,是富有游戏性质的作品。它一般是在某些特殊场合或者是既定的时间内,数个诗人在一起,根据题旨,一人一句或几句联合而成的诗作。   自汉《柏梁诗》初现联句诗雏形以来,联句和诗逐渐兴盛,至中唐韩愈、孟郊逞才使气,势均力敌,所作联句诗诗风一致,使联句诗这一创作达到高峰,故明人吴讷论“联句诗”时引黄庭坚话赞曰:“其要在于对偶精切,辞意均敌,若出一手,乃为相称。山谷云:‘退之于孟郊意气相入,故能杂然成篇。后人少联句者,盖由笔力难相追尔。’” ②韩孟联句之所以为后人奉为圭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达到了“若出一手”的浑融之境。至明代,联句作诗风气比较兴盛,茶陵派宗主李东阳的《联句录》就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明代联句诗集。   此书学术界鲜为人知,其存世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其史料价值的意义在拙文《〈联句录――一部鲜为人知的著作〉》③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论文。本文拟通过对此联句诗集特征的研究,了解明代联句诗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联句诗创作体制      李东阳联句诗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翻检李东阳《联句录》一书,其在联句诗题材、创作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李东阳所作《联句录》诗歌题材繁多,几乎日常的斋居宴饮、交友赠别、赏景郊游等活动都会进行联句诗中,正如李东阳在诗序中所言:“凡斋居游燕辄有诗,诗多为联句,未尝校多寡,论工与拙。”(《联句诗#8226;序》)   细细论之,其联句诗涉及题材具体如下:      以下是李东阳联句诗作的全部题材,从表格可以看出,李东阳联句诗涉及题材范围很广,包括了饮酒诗、赠别诗、游览诗、聚会诗、咏物诗、祝贺诗、感怀诗、访友诗、题画诗、赠友诗、宴饮诗、叙旧诗、娱乐诗、题壁诗、祭祀诗、悼亡诗、写景诗、怀人诗等十八类题材,基本上涵盖了诗歌吟咏的范围,这在明之前比较少见,李东阳联句诗在题材表现方面得以进一步扩大,使其表现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二)创作形式上的丰富性   在明代以前,联句诗的形式非常多,不拘一格,每句诗字数从三言到七言都有诗作存在。还有一类很特殊的联句诗,从一字到九字联句作诗,如严维和鲍防等八人所作的《一字至九字诗联句》:“东,西(鲍防)。步月,寻溪(严维)。鸟已宿,猿又啼(郑概)。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成用)。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陈元初)。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张叔政)。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贾?m)。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厌问城中喧喧多鼓鼙(周颂)。”当然,这首联句诗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游戏之作。联句诗在句数上也是长短不一,最短的联句诗只有两句,如《七言小言联句》:“长路迢遥吞吐丝(颜真卿),?t螟蚊睫察难知(清昼)。”最长的联句诗是韩愈和孟郊的《城南联句》共306句,153韵,1530字。   李东阳联句诗字数上基本上是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以律诗为主,格律严整,形式整齐。   联句的方式也是形式多样,远远超过前代的联句方式,试举数例如下:   A(1)B(1)C(1)D(1)④式,如李东阳、焦芳、罗?Z、谢铎等7人联句的《出塞行》一诗,以罗?Z为开头,焦芳为末七人一轮而作,还有如《访陈公父于神乐观,不值,马上作》、《郊祀斋居》;   A(1)B(2)C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