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二)冬瓜枯萎病.doc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二)冬瓜枯萎病
大约在1997年5月初,我参加了市科协在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开展的“科技下乡”活动。会场就设在镇政府门前的街道上,沿街一字排开放了许多桌子,这就是为我们安排的咨询现场。我刚在放有“蔬菜病害专家李明远”标牌的位子上坐了下来,就被一些拿着瓜秧的妇女围住。她们说:这几年棚里种的冬瓜一到这时候就死秧,搞得大家都不敢再种冬瓜了。我接过她们带来的病秧看了看,看到除了叶片萎蔫外,茎部纵向有一条坏死斑或裂缝,有一些流胶,劈开茎部看到维管束有些变色。认为死秧可能是由枯萎病引起。因为这种病我以前在黄瓜上见过,就建议按照防治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试一试。
这一拨妇女走后,又来了好几拨,都是问冬瓜死秧如何防治的。其中的一个告诉我们,她们是该镇北蒲洲村的,这个村种冬瓜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不少人家因为种保护地冬瓜发了财:村里经过统一规划,盖起了大瓦房,北蒲洲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冬瓜村”。但是,自从闹起了冬瓜死秧,种冬瓜的效益越来越差,“冬瓜村”已面临由富返贫的境地。还听说这个病已波及到大兴南部的好几个村,是大兴区的一大难题。经她这样一说,引起了我的重视。
下乡活动结束后,我们专程来到北蒲洲进行了一次调查。这个棚的冬瓜品种是‘一串铃’,已有近1m高。据介绍从定植就开始萎蔫或枯死,目前约有1/4的植株出现问题(图1)。有的植株在茎的一侧出现一条坏死斑(图2),有的病斑开裂,流出黄色的胶状物。这样的植株往往仅一部分叶片萎蔫。还有的植株下面叶片好好的,顶尖的叶片萎蔫。我们对各类病株都采集了一些标本,想做进一步的观察。
回到实验室,我们对采来的冬瓜病秧进行保湿,第二天有的就长出来白霉。在显微镜下观察,都是镰刀菌(图3)。为了证明它的侵染性,我们还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及回接。证明了所谓的冬瓜“死秧”,都是由枯萎病菌为害所致(图4)。同时在大兴区植保站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又到大兴区南部的几个镇(安定、礼贤)开展了冬瓜死秧的调查,发现这种病在这一带的保护地里发生的很普遍。
这种病菌侵染力较强。经过回接,比较容易使冬瓜染病。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两种无色的分生孢子。其中的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1个~4个横隔膜(多数3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长椭圆形,有时一端较尖,直或微弯,无隔膜。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研究课题。首先它关系到这一地区农民致富,帮助他们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我们的责任。另外,据我们掌握的材料,在国内对冬瓜枯萎病研究尚少,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我们的宣传及院、所两级的努力,市科委资助了这个项目。
这项研究在1999年启动,由于当时我已经退休,项目由我所的其他同志主持。经过3年的研究,搞清了该病的病原是尖镰孢霉冬瓜专化型真菌引起。比较几种冬瓜的抗病性,明确当地保护地种植的‘一串铃’和‘车头冬瓜’都比较感病,而‘天津小节瓜’比较抗病,但是‘天津小节瓜’这个品种市场占有率不高,普遍利用这个抗病品种防治此病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发现使用多菌灵等化学农药灌根,有一些效果。但是效果不高,不能十分有效地控制病害。此外,还尝试了利用嫁接换根等几种技术的防治效果及可行性。最后明确使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防治效果最好。提出并推广了一套以嫁接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较好地解决了大兴区冬瓜死秧问题。
2009年春天我去了一次北京市大兴区,顺便了解了一下保护地冬瓜的种植情况。知道近几年大兴区保护地的冬瓜的面积又得到了恢复。绝大多数菜农都知道“种冬瓜不嫁接会发生枯萎病”。不仅我们当初的提供的这套防治技术在大兴区扎下了根,在嫁接使用的砧木及方法上都有了一些发展。听到这些情况,感到十分欣慰。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恒系统方案书.pdf VIP
- 全套干扰峰分析图解析.docx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钵苗栽植机械)课件讲解.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doc VIP
-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ppt VIP
- DB65T 4063-2017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障技术技术工程.pdf VIP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插秧机)课件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