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断病手迹(十五)北京的十字花科根肿病.docVIP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五)北京的十字花科根肿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五)北京的十字花科根肿病.doc

李明远断病手迹(十五)北京的十字花科根肿病   2010年8月的一天,我在北京12396服务热线值班,接到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一个咨询电话,说他们家种的白菜有一些植株不知是什么原因总打蔫,问是什么病?   我问他是否缺水?回答说不缺水。   我又问根上有什么问题?回答说有的植株根上有白色的瘤子。我听后立即想起大约在20多年前这个镇发生过的根肿病。这次发生的可能还是根肿病。   1989年9月的一天我应邀和原北京农业大学的几位老师到该镇去看大白菜。据他们说,那里有相当面积的大白菜不爱长,有的晴天打蔫,严重的死亡。我们来到田间,看到这里种的大白菜面积很大,由于是新发展起来的菜地(上茬是小麦),地面不太平,田间大小棵不匀比较严重。由于前几天多雨,有的地段还有积水。我们发现,越是积水的地方,白菜长的越是不好。植株呈现出深绿色,严重的叶片有一些发兰。外叶往往有些萎蔫、枯黄(图2)。我们拔下一些植株,发现根部发育的不好。除有少量侧根,主根畸形、膨大,表面已木栓化,呈浅褐色。我们分析,此病有可能是根肿病。   就在这天,我们还无意中在田间间作的萝卜上,见到一些根肿病株。这些萝卜的地上部的症状不太明显,圆锥根也可以膨大,但是在下面的侧根,生有许多瘤子,和大白菜相比,更像根肿病(图3)。但是据报道这种病往往发生在南方的酸性土地区。难道,北方也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分头采集了一些病样,带回室内观察。   在实验室,我将一块病根切成片,用清水作浮载剂,在显微镜下观察。开始,因切的较厚,仅看出有一些颗粒从组织块中散出,后使用挑针挤压盖片,看到有大量的颗粒溢出。这些颗粒很小,在高倍镜下仅是一些近圆形的表面光滑的颗粒,直径也就有2μm、3μm,更细微及结构,就看不出来了。这些颗粒比较均匀,可以在水中做布朗运动。据文献报道,我初步认定,这就是根肿病的休眠孢子囊。   当时,我正在研究的课题是大白菜的抗病性鉴定,正好有现成的幼苗供我做接种实验。我将采到的病根洗净,加水后用组织捣碎机打碎。将得到的乳状液经过离心,取上清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有大量的直径均一的颗粒状物(休眠孢子囊)。我将它浇在10株两叶一心的大白菜根上。两周后,看到,每株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肿瘤(图4)。证明北京市确实可以发生十字花科根肿病。   此时,原北京农业大学老师们鉴定的结果也出来了,他们测定了发病地区的土壤酸度,为pH值6.56~6.74。同时还拍到根肿病休眠孢子囊的电镜照片(图5、图6)。                     与此同时北京市植保站也对全市大白菜根肿病发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据他们调查,此病最初发生在8月下旬,9月上旬进入盛期。主要分布在顺义、密云、怀柔、三个县。发病总面积约1300亩(约合86.7公顷),其中有400亩(约合26.7公顷)损失严重。发病的三个区县中,以顺义木林镇(当时称木林乡)发生的面积最大,损失最重。严重的面积约300亩(约合20公顷)。此外,怀柔发生100余亩(约合6.7公顷),分布于西庄乡的四个村。密云县发生约60余亩(约合4公顷),主要分布在季庄、城关两个乡镇。此外顺义的北务、小店、李遂等乡镇仅有少量的发生。一般发生在前茬是小麦等大田作物的地里。   1990以后的一段时间,此病在本市似乎消声匿迹。2008年8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的的一个农业集团公司再次发现。这次见到的是青花菜根肿病。发病的田块大约有1.3公顷,主要分布在沿地块西侧及南侧的大约有10m宽的局部地区。发现时青花莱已快到结球期,植株表现生长迟缓,外叶在中午时期明显的萎蔫。在根的上端,接近根颈部分,可以见到十分明显的瘤状物。瘤状物为不定形,大的直径有十多厘米(图7)。由于着生的位置比较表浅,大部分不需要拔下,在田间即可以见到。有的瘤子因长时间地裸露在地面,表面转为绿色(图8)。待到晚期,由于天气转凉有些植株仍可以存活或继续生长或结球,但因营养不足,花球较小,减产十分严重。从这个地区根肿病为害的部位看,发病的时期较早。公司的技术员也说在育苗期就见到过有植株发病。但该基地使用的是穴盘育苗,病原是从哪里来的,一直不太清楚。2009年青花菜在苗期没有--发生根肿病,但是在青花菜结球前又在同一地块同一位置发生了根肿病,受害的情况和2008年没有明显的不同。2010年这块地改种其他作物后,就不再发生。   根据上述的经历,我告诉他今年他那里发生的有可能是大白菜根肿病。但是对方说,他们这里发生的面积较大,希望我们能到现场给诊断一下。   2010年8月24B上午我和12396服务热线的技术人员一起来到位于木林镇荣各庄的大白菜田病田(图1)。这块大白菜大约有30亩(约合2公顷),分属于几户农民。他种植的这块大白菜面积约5亩(约合0.34公顷),品种是新三号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