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珠芯片免疫法对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pdfVIP

微珠芯片免疫法对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珠芯片免疫法对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

第39卷第4期 当 代 化 工 Vo1.39,No.4 2010年 8月 ContemporaryChemicalIndustry August,2010 微珠芯片免疫法对肉制品中 菜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术 胡 磊,左 鹏,叶邦策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摘 要: 构建了一个基于功能化微珠表面竞争性免疫反应的流控芯片体系,在环氧化微珠表面固定小 分子莱克多巴胺的蛋白全抗原,然后依次与一抗和携带荧光的二抗反应,最后输出荧光信号。在检测中,采用 内标一标准曲线法,先利用标准品制作竞争性免疫反应的标准曲线,然后进行实际样本检测。该系统检测的 莱克多巴胺的最低检测限达到0.03 g/L,检测时间不超过45min。 关 键 词: 微珠芯片;环氧化 ;莱克多巴胺;兽药残留;最低检测限 中图分类号: O6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0)04—4081—04 莱克多 巴胺 (RaetopamineHydrochloride,RA 胺 的大规模检测。 C),属 B一肾上腺素兴奋剂 (p一兴奋剂)类药物中 1 实验部分 的苯乙醇类衍生物,是通常所说的瘦肉精 ,具有显 著提高胴体瘦肉率,改善动物饲料利用效率的生产 1.1 实验装置 性能。莱克多巴胺也能提高饲喂动物的瘦肉率 ,但 微珠芯片在线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本系统包 因其危害大,我国已禁止使用f1]。畜禽饲喂莱克多巴 括蠕动泵,微珠芯片,六通 阀,以及相关管路,其 中 胺对动物和人都会产生危害,对动物的危害表现在 中间的六通阀为枢纽控制整个免疫检测过程,图1 长期使用后易引发肌肉震颤,四肢和面部肌肉最明 中2种状态分别显示洗涤,进样 图1(a)和循环反应 显,对人危害表现为人吃了残留有莱克多巴胺的组 图 1(b)。 织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通常表现为面色潮红、 蠕动泵 蠕动泵 头晕、心悸、四肢麻木等不 良反应,对有心血管病的 硅 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危及生命,我国已严禁在饲 料中添加使用2_【,并且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检测 莱克多巴胺的办法 。 微 目前检测莱克多巴胺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 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 ,酶联免疫法等等,虽然检测 (a) (b) 方法多种多样 ,但普遍存在检测仪器昂贵,操作繁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琐等缺点,为此采用了一种新的生物芯片法一微珠 Fig.1 Schematicofsetup 芯片法来进行检测分析。近年来 ,生物芯片作为一 1.2 试剂和仪器 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和实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weem20;1,4一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美 国 [31, 生物芯片有多种形式,包括微阵列芯片和微流控 Sigma公司;小牛血清 白蛋 白,美国Sigma公司;莱 芯片,本文研究的是一种类似于微流控的微珠载体 克多巴胺标准品,二氧化硅微珠 ,氨基显色剂 芯片,这种基于竞争免疫反应原理的微珠载体芯片 TNBS,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 ,美国Biodesign公 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通量高、试剂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