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doc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思是行之端。没有疑问就无所谓思考,无所谓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在《课标》中,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被格外重视起来,而质疑能力的培养直接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紧密先练,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小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加上受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往往极少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或者有不求甚解的地方也不敢提问。一怕老师责怪,二怕学生耻笑,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因此,创设怎样的学习氛围,教师以怎样的姿态对待学生的疑惑,才能让学生敢于质疑,并能在质疑中有所收获呢?我想,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倡导互助平等的学习方式是第一道关口。
这样的学习方法的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提出的质疑,激励学生敢想敢说;另一个关键是要营造民主平等的?W习气氛,,学生能坦诚地发言,礼貌的对待同学提出的疑问。杜绝耻笑与不尊重他人发言的现象。
二、交给质疑方法
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学生掌握着几种形式,我在教《小猫种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
先让学生掌握“种”的音和义,然后在“种”后板书“鱼”,再在“种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题目后问:“你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怎么能种呢?”“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呢?”“它是怎样种鱼的呢?”我把这几个主要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找出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要像今天一样,多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指着板书的三个问题)请同学们看课文《小猫种鱼》”这种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方式。
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中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 “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类要求。对学生来说,“不理解”的地方千差万别。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我在引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课文中每个句子和词语的意思,并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画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句子和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再听听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想想自己是否理解明白,从而准确的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那些问题答不出来,就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听着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再和学生们仔细研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有课题、课文内容、关键词句、设问句、反复句、过渡句、照应句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我们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质疑。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诚实的孩子》等,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我们就可以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如《黄鹂和山雀》一文,写黄鹂和写山雀的两个段落设计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卷叶虫真狡猾?2、黄鹂捉卷叶虫的本领怎样?从课文中的哪儿可以看出来?再引导学生讨论,理清卷叶虫、黄鹂、梨树三者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回忆老师在教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提了几个问题,先提什么?再提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二部分(写山雀的段落),思考应该先问那两个问题,并在多媒体上提示:1、为什么 ?2、捉的本领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迁移,效果很好。
由于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问题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的问题,要求提问要围绕课文中心,抓住重点,要有思考价值。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阅读和思考课外读物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