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山古茶场见证茶史荣耀.doc
玉山古茶场见证茶史荣耀
2006年,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茶文化“活化石”――玉山古茶场,在沉寂了数百年之后被人们发现。玉山古茶场位于著名的产茶县浙江省磐安。磐安产茶历史悠久,据传晋代名士许逊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感晋室纷乱,弃宫东归,周游江湖,以传播道教文化游历于玉山,喝到此地特制茶而流连忘返,他见茶树遍布山野,茶农为茶叶堆积成山卖不出而愁,就住下来,一心为茶农解忧去愁。一面研究改进茶叶加工方法,研制了“婺州东白”优质名茶,接着派道徒带上该茶四处施茶,送各个道观中品茶游说。
从此,四方茶商纷纷来此收购。“婺州东白”由此誉满神州。在唐代就被列为贡茶,在唐代十四个贡茶品目中列第十品目,在唐代陆羽专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就有记载。许逊逝世后。玉山茶农在茶场山麓建立茶神庙纪念他的功绩。把他尊为当地“茶神”,并尊为“真君大帝”,每年设春社、秋社祭祀,并把每年开春采摘的第一株茶叶供奉给许逊,茶场庙至今香火不断。
宋代以来,在茶神庙旁设置的茶叶交易市场随着茶园的发展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官府在“茶场”专门设官监之,有了专门的官方管理机构,其使命便是“以进御命”称之为“茶纲”。即负责选送最好的茶叶供奉皇室和朝廷御用,属于“宫茶场”性质。玉山古茶场由此产生。
历史上。唐朝设贡茶点采集贡茶,宋代设立榷茶制。在此“设官监督之”,明代时设巡检司。对其茶场实施管理,在清代。茶场由东阳县衙派人管理。到清代晚期,茶场的交易已不仅是茶叶,白术、粮食也归入市场进行交易。现存茶场中的成丰二年(公元1852年)“东阳县正堂”立的“奉渝茶叶洋价称头碑”(已失)、“奉渝白术洋价称头碑”、“奉渝禁粮价称头碑”就是见证。
玉山古茶场现存建筑为清朝乾隆辛丑年(公元1781年)重修。虽历经沧桑,但较好地保留了历史原貌。主要包括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和茶场三大部分。
茶场庙为祭祀茶神的地方;茶场为茶叶交易场所;茶场管理用房则为管理茶叶交易和茶叶储存用房。此外,在古茶场对面的山上,还有“茶场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的场所。玉山古茶场共占地343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2平方米,茶场庙占地169.20平方米,由牌坊式门楼、天井、庙宇三部分组成,庙宇雕梁画栋,图文并茂,独具地方文化特色;茶场管理用房由门楼、天井、办公场所组成;茶场由门楼、大小天井、二进正楼、厢房组成,占地782,2平方米。大四合院为二层楼房,形式为光马楼。建筑按交易市场布局,厢房住人、储物,正楼品茶,是全国唯一现存古代茶叶交易市场。
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学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的古建筑家吕济民、谢振生、许力等专家考察论证后,一致认为像这样具有古代市场功能的古建筑在国内十分罕见,特别是有关茶叶市场的古建筑更是独此一家,堪称是我国茶业发展史的一块“活化石”。玉山茶场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古建筑领域里的一项空白,这对研究我国古代市场建筑尤其是茶叶市场建筑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雾锁千茶树,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伴随着岁月沧桑,古茶场犹如一杯酽酽的陈茶,为我们的茶文化历史增添了厚重和久远。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