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文学风乍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信文学风乍起.doc

短信文学风乍起   忽如一夜春风来。手机短信,以燎原之势,忽拉拉地成为现代都市人手中把玩的新宠。有人戏称这是人与人之间“一毛钱的距离”,不是吗?“一个通知,一个玩笑,一腔爱意或者仇恨,一种挑逗,一句无聊的废话或者一句逃避责任的谎言,仅需人民币0.1元”。   于是,一个每个人都熟悉的场景发生在每时每刻。人群中,只要有短信铃声响起,很多人都会反射性地掏出手机,扫视一眼屏幕。   还有一个常见的场景发生在饭桌上。酒酣耳热之际,常常有人掏出手机,说“我给大家念一个段子”,然后,煞有介事,念;然后,众人笑倒。不用说,这是一个短信笑话,而且常常是暧昧的,荤面素底,素面的底,不一而足。   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手机用户已达2亿之众,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2177.6亿条。现在还在呈逐步上升之势。如此庞大的短信在空中看不见的电波中飞舞,落在数以亿计的手机屏幕上,大都是这种短信笑话:幽默段子,基本上品位不高,甚至低俗。更别说还经常有告知你中了某某大奖。先汇多少手续费之类的诈骗短信了。   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短信的初级阶段,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时间到了2004年6月,这种状况有所不同了。   2004年6月底,一个新的名词“短信文学”在地处边缘的海南岛第一次出现了,随后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就是国内著名人文杂志《天涯》与海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   大赛开宗明义,要求参赛短信“格调健康、文字顺畅、新颖别致,机智有趣,且有一定想象力”,分为小说、散文、诗歌三种体裁,小说、散文字数不超过210字(以三条短信计),但以70字为佳;诗歌不超过16行,以8行为佳。为了保证权威性,大赛聘请了著名作家铁凝,苏童、格非、韩少功、蒋子丹,李少君为终审评委。从2004年6月底开始征稿,至2004年8月1日结束。其间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应征作品共15276条,经初评后全部在天涯社区网上发布。大赛分为初评,复评、终评三审,每次评议的结果都在天涯社区网上公示一段时间,网友可以参与投票。同时也接受公众的监督,若有抄袭之作,一经确有实据的检举,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大赛最终共评出各类体裁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37名。小说一等奖空缺,四川作者布衣《墙上的马》、深圳作者韦俊《年龄》分获诗歌、散文一等奖。2004年11月6日,“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在海口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著名作家王蒙、韩少功、格非应邀给获奖者颁奖,两位一等奖得主分别得到了价值一万元的手提电脑。全国数个家媒体参与了报道。   大赛所引起的热烈反响连主办方也始料未及。除了公众的热情参与,更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短信文学”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在于:短信文学是文学吗?是一种文学新品种吗?争论自然是众声喧哗,无外是几种意见:是,不是,还要拭目以待。   主办方之一《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认为:继网络文学之后,短信文学也正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品种,值得挖掘,培育。作家韩少功也认为短信文学不是文学的贱民,它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一种“电子零食”。作家张念认为当下流传的短信其实很有文学性,短信方式是对语言运用的一种丰富,是对文字这个矿脉的新的开发形式。但她否定了短信文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品种的说法,她认为,无论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都不能说是文学的形态,书写方式的改变不能改变文学的内涵。评论家张柠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他的态度非常鲜明,认为所谓短信文学根本不成立,不过是文学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义,但不管怎么说,“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使一直在民间流传的短信浮出水面,登上了文学的大雅之堂,给更多人参与文字创作提供了可能。它使曾经庸俗的手机段子演变为短信文学,提升了这种创作模式的品位,令人耳目一新。   围绕着“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还有一种针对《天涯》杂志的质疑的声音:《天涯》不是一本严肃,高雅的文学期刊吗?怎么也来搞这种通俗的、商业化的无厘头的事情?表面看来确乎如此,实际二者并不矛盾。《天涯》杂志自1996年改版以来,就一直秉持强烈的社会,人文关怀,致力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文化建设,以文学、文化的方式对当下的社会进程积极介入,《天涯》杂志也一直以包容各种边缘性的文体而著称。近年来,手机短信日益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工作之中,其形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但是,短信的迅猛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一些低级.庸俗。不健康的内容乘虚而入,如何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充实手机电信的传播平台,提倡和弘扬清新、健康的短信文学品质,使手机短信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媒介?这是我们主办这次短信文学大赛的初衷。   如果说当时这种考虑还是出于一种敏锐的直觉,那么在大赛过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更有了理性的进一步的思考。作为一本传统的纸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