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在戈壁上的生命线.doc
穿越在戈壁上的生命线
戈壁雪原,天山南北。辽阔的新疆是一首舒展情怀的长诗,那广袤的田野、戈壁,那明媚的蓝天、雪原,那条条延伸至戈壁沙漠、荒山峻岭的公路,是人们印象中最飘逸浪漫的一幅画卷。
是谁在这曾经人迹罕见的地方绘制出了“生命的印记”?是谁在这高高的天山雪原,筑起了条条通营达连的宽阔坦途?在共和国的花名册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超大型特殊社会组织,担负了我国屯垦戍边的重大使命。
195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大部、二十二兵团全部和五军一部集体转业,组建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她铸剑为犁,寓兵于民,执行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任务,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建立了一大批农牧团场、工矿企业和新兴城镇。1962年伊、塔事件后,又在长达2019公里的边境线上组建了58个边境团场,使兵团团场呈现“两周一线”的布局,成为新疆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固边防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变幻
“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中,兵团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经历了由初创到发展,由停滞到恢复,由壮大到跨越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兵团交通人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快公路建设、公路养护、道路运输、精神文明发展,使兵团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它的每一次进步总是伴随着祖国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走出了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兵团交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倪鲁在接受我们专访时开门见山,概要地道出了兵团交通60来年的艰苦历程。
倪鲁局长平缓而温和的语气令人信赖。他告诉我们,昔日的新疆曾被世人看作是遥远、荒凉之境。亘古的天山,是阻隔南北疆交通发展的瓶颈。
兵团成立之初,各团场根本没有正式的公路桥梁。“在冬天大雪封山时人们常被围困在半道上,从北屯到200公里外的一八五团得走几天几夜,如去乌鲁木齐市等城市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农十师一位老军垦人说道。正是在这种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为了加强各团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各团场迅速驻营扎寨后,便将改造和新建主要交通干线提上日程。
走在六七十年代北京知青在塔里木用立砖砌拼成人字形的砖路上,内心的震撼与路边傲挺的金色胡杨一样强劲。这段砖路与314国道并肩而行,立砖历经近四十个春秋,却依然如故。遥想当年,用砖铺路的情景是何等的壮烈。为了走出这茫茫大漠深处,为了与外界连通,为了铺就一条回家的路,当年的知青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怎样一曲悲怆之歌?
从库尔勒到若羌农二师的36团,是位于楼兰古城的辅城――米兰古城,历经千年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而如今的米兰镇36团,是218、315国道的受惠者。若逢金秋十月,那500公里平坦坦的国道,那500公里金灿灿的胡杨,绚丽、华贵、浪漫、唯美。
农五师万亩美国红提园边上有条水泥路,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很难想象,在西北边陲,在曾经的大漠戈壁,会有如此规划整齐、养护规范的水泥公路。这正应了兵团农五师交通人的一句话:“特色农业发展到哪儿,我们就把路修到哪儿。”
驻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农十师,是祖国西北边关最前沿的一支屯垦部队。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暴源区,频繁发生的干热风以及旱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使垦区农业生产经常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进驻阿尔泰那天起,农十师人就坚持不与民争利,把团场建在水到头、路到头、电到头、人烟到头的大漠边缘。如今,农十师在这里建成了公路1500多公里,边防公路延伸到了边防线上,大大方便了官兵的巡逻和出行,为巩固边防,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打击三股势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今天的兵团辖地,蜿蜒密布的公路,如同一条条黑色的金链,将垦区团场串连,初步形成了联接国省干线、贯通垦区、通达连队的公路网络。截至2009年底,兵团公路总里程达到31970公里,等级公路达到14031公里,公路桥梁达到1287座24816延米。全兵团175个团场,有174个团场通了等级油路,1993个连队走上了沥青水泥路,2871个连队实现了通达,相对集中的垦区和团场实现了师到团、团到团一小时到达,师、团的畅通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垦区团场到国(省、县)道以及到师部的断头路基本上不复存在。
按照规划,到2020年,将形成与自治区国、省道主干线共同构成一个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兵团、连接周边、密度适当、布局合理的骨架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兵团公路网。
“长路漫漫苦求索”的执著
鲁迅先生说过:“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但对于从硝烟中走出的兵团军垦人来说,茫茫戈壁之中,路就在自己的脚下,需要他们一斧一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用鲜血和汗水,在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