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民主与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课件
社會民主與福利國家: 資本主義社會的出路 本週講題大綱 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體系 資本主義社會為什麼沒有解體? 兩種資本主義 第三條路及其批評 參考文獻 社會民主的實踐,by Henry Milner,五南圖書出版。 第三條路及其批評,by Anthony Giddens,聯經出版。 兩種資本主義之戰,by Michele Albert,聯經出版 資本主義社會的出路 早期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並沒有走向完全由市場經濟來主導的經濟體系,而是走向混合式經濟的模式(mixed economy) 混合經濟(Mixed Economy) 混合經濟指的是市場受到國家和民間團體的制衡或介入。國家做為市場經濟的規範者(保障公平交易)、基本資源提供者。民間團體(消費者團體、環保團體、工會)也對市場機制提出制衡。 混合經濟的目標 混合經濟的提倡者主要目標是透過促進平等與效率,維護資本主義體系的穩定,一方面,沒有被制衡的市場會拉大貧富差距,造成社會不安。另一方面,市場體系無法產生許多經濟運作所需的公共財(又稱市場失敗),以致於資本主義體系失去效率。 市場的失敗(market failure) 市場無法製造讓經濟體系得以順利運轉的公共財(比如人力資源、健康的國民),也無法因應經濟體系所產生的傷害(比如失業、環境污染),這些都是市場失敗的典型例子。 比如市場無法教育本身所需的人力資源,必須由國家與家庭來負擔這個責任。 混合經濟的政治主張 大部分採取混合經濟的社會,多受到一種「社會民主」的政治主張所影響,這個主張認為在一個民主社會中,國家應追求人民共同的福祉,因此必須效法社會主義,以國家的力量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給人民,以及各種公共財,並提供社會安全網照顧不能在經濟體系中謀生的人。 社會民主的早期 社會民主(social democracy)為一從19世紀末期興起的政治主張,倡議者受馬克思主義影響,但是主張以民主方式(而非革命)達到社會主義的目標。 社會民主的現況 社會民主目前的發展則與早期有很大的偏離,最主要的是差異是,現在的社會民主並不主張放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但主張在資本主義的制度下,追求更大的平等與基本的人民福祉。 中間路線 現在的社會民主通常被稱為「中間」(the middle way)的路線。右派代表市場應自由放任、越少干預越好,左派代表拋棄市場、由集體的力量統籌經濟體系。社會民主經常被左右兩派批評,認為其所倡導的並無固有的基本路線,因此是不穩定的政治主張。 社會民主的基本原則 經濟福祉 工作的重要 社會團結 民主 參與 接近資訊的管道與能力 福利國家 社會民主所影響之下的國家,以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為目標,照顧國民從搖籃(出生)到墳墓(死亡)的基本福祉,福利國家被右派稱為「保姆國家」(nanny state)。 社會民主的影響 歐洲的大部分國家以及受歐洲影響的幾個主要工業國家的最大政黨以社會民主為主要的政治主張。 但社會民主在這些國家的落實有許多不一樣的模式。 兩種資本主義 Michele Albert在 Capitalism vs. Capitalism 這本書中,指出在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社會---市場經濟、 私有制、企業自由經營—之間,存在兩種主要模式的差異,萊茵模式(西歐、北歐、日本)與新美國模式(英國、美國) 「社會主義並非一切免費,同樣地,資本主義也不是一切都變為商品。」--Michel Albert (p.76) 兩種路線之爭 萊茵模式:經濟為市場與公益(政府、民間團體)共同主導。 新美國模式:市場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大於萊茵模式。 基本的指標 工資的決定 住宅 交通 媒體 教育 醫療 對社會民主的批評 經濟面: 1.許多稅收被國家官僚組織所浪費 2. 打擊企業的投資意願 3. 對個人工作意願的打擊 社會面: 福利交給國家,人與人之間缺乏自願性的協助,也造成人過快或過早放棄家庭或婚姻。 第三條路 社會學家Anthony Giddens在1990年初提出第三條路的政治主張,英國工黨得以重新執政。第三條路相對於社會民主認為資本主義與市場為最大的痛苦來源,這個政治主張認為政府和市場都是有缺陷的制度,公民必須發現一條「照顧自己」的途徑,不能完全依賴國家或市場。 第三條路的例子 以養老金為例,芬蘭採取一種混合式的養老金,由國家提供全民養老金,加上與個人所得相關以及受私人部門管理的養老金。這是第三條路的提倡者所贊成的模式。 社會民主對第三條路的批評 過於個人主義 過於依賴市場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