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类生药精选
生药学 动物类生药 珍珠 来源: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性状: 形状: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棒状或不规则形 大小:直径1.5~8mm 颜色: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蓝色或浅黄绿色 表面特征: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 质地:质坚硬 断面:破碎面显层纹 气味:气微,味淡 天然珍珠形较圆,表面多平滑腻洁 白如玉,内外一色;淡水养殖的外形 不规则,比天然品颗粒大,多为长粒 状,大多带有瘤结,光泽弱,断面中 央有异物 以纯净、质坚,有彩光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含碳酸钙,并含壳角蛋白等;另含少量色素、多种无机元素、多种氨基酸 药理作用: 1、局部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全蝎 来源: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 性状: 形状: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 大小:体长约6cm 特征:1、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肢,形似蟹螯,2、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具7环节,第七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3、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 质地:质脆易断 断面:前腹部折断后,内有黑色或棕黄色物质,后腹部折断中空 气味:气微腥,味咸 以色黄、完整、腹中少杂物者为佳 化学成分: 1、蝎毒类:(1)蝎毒素(毒性蛋白):是一类有20~80个氨基酸组成的毒性蛋白(2)酶:主要有磷酸酯酶A2、乙酰胆碱酯酶等 2、有机酸类:蝎酸、牛磺酸、软脂酸等 药理作用: 1、抗惊厥作用 2、抗癫痫作用 3、镇痛作用 4、降压作用 5、抗肿瘤作用 蟾酥 来源: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而成 性状: 团蟾酥: 形状:呈扁圆形团块状或饼状 大小:直径3~12cm,厚约0.5~1cm,60~100g 颜色:棕褐色、红棕色、紫黑色或紫红色 表面特征:表面平滑 质地: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断面角质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 气味:气微腥,味初甜而后麻辣刺舌,粉末嗅之作嚏 遇水起泡,并泛出白色乳状液 片蟾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厚约2cm,一面较粗糙,另面较光滑;涂于箬竹叶上干燥的,一面可见叶脉的纵条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半透明,其余同团蟾酥 均以色红棕,断面角质样,半透明,有光泽者为佳 化学成分: 1、强心甾类化合物:(1)蟾酥毒基类:为结构类似强心苷元而又毒性的化合物,已知有20余种,大多为干燥加工过程中蟾蜍毒类的分解产物,如华蟾蜍精、脂蟾蜍毒基、蟾毒灵等,(2)蟾酥毒类 2、吲哚生物碱类:主要有蟾酥碱、蟾酥甲碱等 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华蟾蜍精和脂蟾蜍毒基的总量不得少于6.0%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 2、对血压、呼吸的影响 3、局部麻醉作用 4、抗炎与抑菌作用 5、抗肿瘤作用 6、升白细胞及抗辐射作用 7、毒性 熊胆 来源: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 性状: 干燥胆囊: 形状: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呈囊状 大小:长10~20cm,宽5~10cm 特征:1、表面灰褐色、黑褐色或黄棕色,显光泽,微有皱褶,囊皮较薄,对光透视上半部常呈半透明;2;囊内有干燥的胆汁,习称“胆仁”,呈不规则的块状、颗粒状、粉末状或硬膏状,色泽深浅不一,金黄色有光泽,质松脆;3、透明如琥珀者习称“金胆”或“铜胆”;黑色或墨绿色,质坚脆或呈稠膏状者,习称“墨胆”或“铁胆”;黄绿色、光亮较差、质脆者,习称“菜花胆” 气味:气清香微腥,味极苦而回甜,有粘舌感 以个大、胆仁金黄色、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 熊胆粉:呈粉末状或不规则碎片,亦可见颗粒状者,棕黄色或绿黄色,半透明,质脆,易吸潮;气清香微腥,味极苦而回甜,有清凉感 化学成分: 1、胆汁酸类:20%~80%,主要为熊去氧胆酸,是熊胆特有的成分;并含鹅去氧胆酸、胆酸及去氧胆酸等 2、色素类:主要为胆红素 3、磷脂类 药理作用: 1、抗菌、解毒和解热作用 2、解痉与抗惊厥作用 3、利胆作用 4、溶解胆石作用 麝香 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年雄麝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性状: 毛壳麝香: 形状:呈囊状球形、类椭圆形或扁球形 大小:直径3~7cm,厚2~4cm,一般重约30g 特征:1、外侧(开口面)略有弹性,囊皮向外凸起,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周围向中心伏生,中间有1小囊孔,直径约3mm;2、内侧(包藏在麝腹内部的一侧)囊皮较平坦,或隆起呈半球形,为稍有皱纹的皮膜,暗棕色略带紫色;3、剖开后可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