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doc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5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GIST基本病理组织形态大部分为梭形细胞型,其中3例在梭形细胞间可见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D117、CD34、Vim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8.57%、80.00%和65.71%,S-100阴性,SMA呈灶状阳性。免疫标记物表达与肿瘤部位、恶性程度无关(Pgt;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肿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化染色为CD117,CD34和Vim阳性,S-100阴性,SMA呈灶状阳性。GIST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软组织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多数表达酪氨激酶受体(CD117)和/或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1]。因其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突出,近年来GIST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消化道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2005年美国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一项回顾性调查报告显示GIST年发病率0.68/10万[2],瑞典报道GIST年发病率为14.5/100万[3],说明GIST并不罕见。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35例GIST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统一进行五联染色,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男23例,女12例,男女比例2:1;年龄31~72岁,中位年龄(52.4±14.8)岁,其中≥50岁22例(占62.86%);病灶位于胃19例,小肠8例,直肠5例,结肠3例;肿瘤直径2~15cm,平均(6.3±3.4)cm,其中lt;3cm 5例,3~5cm 14例,gt;5cm 16例。临床首发症状,表现腹部隐痛不适14例,腹部肿物9例,消化道出血6例,上腹部饱胀4例,体检或术中探查发现2例(无症状)。35例均有伴随症状贫血、乏力、体重减轻等。均行手术切除 治疗 ,其中胃大部切除术11例,胃部分切除术6例,全胃切除术2例,小肠部分切除8例,Miles术3例,直肠前切除2例,左半结肠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发生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经髂内动脉结扎、宫纱填塞后缓解,其余无术后并发症。
1.2 方法 将其肿瘤组织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μm),HE染色,光镜观察。SP染色法检测CD117、CD34、SMA(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可溶性酸性蛋白)、Vim(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已购的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DAB显色,苏木精复染,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染色步骤和抗体稀释度均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结果判定:结构清晰,着色明显高于背景,在相应部位出现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不着色或显色强度与背景无差别者为阴性细胞。每例切片随机选择5~10个高倍视野(×400),统计阳性细胞数,取其平均值,无着色或lt;10%为阴性,超过10%瘤细胞阳性表达,计为阳性。
1.3 GIST良恶性判定 参照纪小龙等[4]提出的标准,将其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3种。恶性指标:(1)肿瘤具有浸润性;(2)出现远、近脏器的转移。潜在恶性指标:(1)胃间质瘤直径gt;5.5cm,肠间质瘤直径gt;4cm;(2)胃间质瘤核分裂相gt;5个/50HP,肠间质瘤核分裂相≥1个/50HP;(3)肿瘤出现坏死;(4)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5)肿瘤细胞生长活跃,排列密集。当肿瘤具备1项恶性指标或2项及以上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恶性GIST;仅有1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潜在恶性GIST;无上述指标时,则为良性GIS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体形态 肿瘤体积最小0.5cm×0.5cm×0.4cm,位于胃体小弯侧浆膜下;最大23cm×21cm×18cm,位于腹膜后。肿瘤lt;5cm 19例,其中胃10例,小肠6例,直肠3例。肿瘤大多数为境界清楚的包块,切面呈灰白或黄褐色,质地稍韧,可见灶状出血。3例较大肿瘤可见大片出血、坏死及囊性变。
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pptx VIP
- 《饮用水源保护区》课件.ppt VIP
- 2025医疗器械偏差管理规程.docx VIP
- 三、功(教学课件)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结15篇 .pdf VIP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5解读.pptx
- 石家庄空港工业园规划.pptx VIP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T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大数据分析师(高级)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