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完整版.pptVIP

  1. 1、本文档共1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 外篇 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环其中,则辐辏相成 。 《礼记 乐记》 班固《汉书 艺文志》:“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 河间献王:刘德,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130年,是汉武帝的弟弟。毛生:毛苌,是刘德的重要木料,毛诗的重要传人,毛亨的弟子。荀学派思想的继承者。 《乐记》中声、音、乐的概念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物——心——声——音——乐 第二,音乐对社会的作用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治世) 圣人制乐:“乐也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心,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也。” (治心) 《乐记》认为音乐乃王道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记》对礼、乐关系的看法 礼以节外,乐以和内。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礼乐以配天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五声比附君臣民事物: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 无怗滞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 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 国之灭亡无日矣。 音乐创作的原则——去伪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伪。 感物美学 《乐记》:物——心交感。 《黄帝内经 素问 天地通天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 物——形交感 陆机《文赋》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李善:众辞俱凑,若程才效伎;取舍由意,类司契为匠。 《论衡》:“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也。” 僶俛:由勉强也。 五臣注:僶,仰首也。俛,俯首也。思在有无之中,或俯或仰,或深或浅,意务得于妙,来必不让。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礼记 孔子闲居》:“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正义:“清谓清净,明谓显著,气志变化,微妙如神。” 神——志、气 物——耳、目——辞令 由内向外与由外向内的演化。 积学以储实,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 此下四语,其事皆立于神思之先,故曰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酌理以富才:凡言理者,必审于形名,检以法式,虚以待物,而不为成说所拘,博以求通,而不为偏智所蔽,如此则所求之理,真信可凭,智力之充,由渐而致。 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 隐示下篇将谈体性。文心各篇前后相衔,必于前篇之末,预告后篇所将论者。 拙辞孕巧义,修饰则巧义显;庸事萌新意,润色则新意出。 布之于麻,虽云质量相若,然既加杼轴,则焕然可珍。 唐 李德裕《文章论》 世有非文章者曰:辞不出风雅,思不越于《离骚》,模写古人,何足贵也。余曰: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余尝为《文箴》,今载于此。曰: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惚恍而来,不思而至。杼轴得之,淡而无味。琢刻藻绘,弥不足贵。 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宋) 戴复古: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思做不成。 (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卷八:忽然得者,正自入微。此所谓吟魂也。恰与小诗相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