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两种不同的取血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比较.docVIP

股静脉两种不同的取血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静脉两种不同的取血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比较.doc

股静脉两种不同的取血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90例)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斜角股静脉进针采血,对照组(90例)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垂直法穿刺抽取血标本。结果实验组采血标本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对新生儿进行采血成功率高,适应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接受度和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操作法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574-02 中图分类号:R 47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29      目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绝大部分选择股静脉采血,尤其是婴幼儿,不同的进针方式,出现血标本的凝血、溶血以及穿刺部位瘀血或者血肿等情况不同。本科室使用一次性7号真空采血针斜角穿刺方式股静脉采血,成功率较高。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6年引进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配套一次性真空贮血管。笔者选取2007年7月~2008年6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80例,其中男102例,女78例,体重2000~4100 g,日龄1~7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穿刺方法 实验组采用7号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真空采血管,斜角进针抽血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5 ml注射器垂直进针采取血标本。??   (1)材料:实验组使用7号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血常规管或生化、血清免疫学检验管;对照组一次性5 ml注射器,血常规管或生化、血清免疫学检验管。??   (2)操作:①将患儿仰卧于操作台上,如气侯寒冷,应开启保暖设施,用婴儿尿不湿遮挡好会阴部, 用一小枕稍垫高穿刺侧臀部,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膝关节呈90度角,充分暴露股三角区。穿刺点为以脐窝为中心,向耻骨联合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作垂直线,与腹股沟交叉点下方1~1.5 cm处[1]。②实验组:行常规皮肤消毒,左手压住患儿大腿,右手持一次性7号真空采血针针柄,呈20~30度角(肥胖儿加大角度为30~45度角)进针,进针后见回血时,固定针头,接上真空试管,如为血常规或者G6PD检验的,采血时轻摇贮血管使其抗凝剂混均,抽取所需血量后,操作者将采血胶管反折或使用止血钳夹住胶管,迅速拔出针头,用双根无菌棉签与纵向于血管方向按压局部4~5 min止血。③对照组:患儿取仰卧位,大腿外展与躯干成45度角并屈膝,臀部垫高,使腹股沟展平,以碘伏、乙醇消毒皮肤及术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中内1/3 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右手持注射器,自股动脉内侧0.2~0.5 cm 处垂直刺入,然后逐渐提针并同时抽吸注射器活塞,见有回血后立即停止提针并固定针尖,抽足所需血量[3]。拔出针头,棉签按压穿刺处5~10 min,按压力度要适宜,防止出血及局部形成血肿。成功判定标准:一次穿刺成功或在皮下探测血管动作在3次以下,并观察取血量是否准确,是否有凝固、溶血、穿刺处损伤等情况,符合要求者为成功,否则为失败。??   (3)操作注意事项:①根据患儿皮下组织厚薄确定进针的深浅度,如果皮下脂肪厚者进针3/4,皮下脂肪薄者进针1/2~2/3;②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可先将真空标本管先接在持针器上,以免进气失效,待针进入软组织内或进入静脉内方可接上选择好的采血管[3]。??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采血方法出现血标本凝血、溶血情况,标本量足够情况及局部组织受损程度。??   4.统计学处理 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两组患儿采血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采血量不足方面、凝血或溶血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讨论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血管直径小,传统采血法操作者既要固定穿刺针头,又要抽取回血,但由于操作者手旋空影响针头固定,造成针尖穿过血管下壁或退出血管,导致穿刺失败或血标本量不足。使用注射器抽取血标本时,因反复提抽注射器,易导致血细胞破碎,抽取后再将血液注入到试管内,整个过程时间长,而且在注入试管时,易形成冲击和湍流,引起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影响化验结果,最终导致穿刺失败,需再次穿刺取血,不仅增加患儿痛苦,而且影响了护患关系,甚至引起医疗纠纷,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动摇其穿刺成功的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采血量不足、凝血或溶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说明使用一次性7号真空采血针斜角穿刺,由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