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感觉分析
(二)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 躯体感觉信息经特异投射系统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体腔壁痛: 内脏疾患引起临近体腔壁浆膜受刺激或骨骼肌痉挛而发生疼痛,与躯体痛相似,由躯体神经传入,定位清楚。胸膜炎、腹膜炎。 中枢对视觉的分析 2.中枢对视觉的分析 (1)点对点投射 (2)视皮层:6层结构 浅表4层:移动、位置、立体感觉 深部4层:颜色、形状、质地、细微构 (3)方位柱:视皮层的感觉柱(最佳光带反应) 牵涉痛: 某些内脏病变可引起体表一定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脐周围或上腹部 阑尾炎 腹股沟区 肾结石 右肩胛 肝、胆囊 左上腹、肩胛区 胃、胰 心前区、左肩、左上臂 心绞痛 体表疼痛部位 患病器官 牵涉痛可能机制:会聚-易化学说 牵涉痛可能机制:会聚-易化学说 外侧膝状体 视交叉 颞侧视野 鼻侧视野 颞侧视野 1、视觉传入通路 视交叉:两眼鼻侧视网膜的视 神经纤维交叉而形成视交叉, 来自颞侧视网膜的纤维则不 交叉。 左视束:左眼颞侧、右眼鼻侧 左外侧膝状体 初级视皮层 右视束:右眼颞侧、左眼鼻侧 右外侧膝状体 初级视皮层 视神经损伤 * *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感觉分类(Classification of Sense): 特殊感觉:嗅、视、听、味、前庭等 普通感觉:浅感觉:痛、温、触等 深感觉:本体感觉、震动、位置觉等 复杂感觉:皮肤定位、两点间辨别、 图形觉、 实体辨别等 一、躯体感觉的中枢分析 经典的感觉传入三级神经元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从身体的各种感受器到脊髓或脑干,其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或脑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从脊髓或脑干的神经核到丘脑 第三级神经元:从丘脑的神经核团到大脑皮质 1、丘脑前的传入系统 (后索-内侧丘系传入系统) 1)深感觉传导路径: ① 精细触压觉(辨别两点距离和感受 物体表面性状的辨别觉) ② 肌肉和关节中的本体觉 ③ 深部压觉 特点:先上行,然后在薄束核和楔束核 处交叉到对侧。 三者的传入冲动 ↓ 经后根节外侧部(粗纤维部分) ↓ 进入脊髓后角 ↓ 沿同侧后索上行 ↓ 抵达延髓下部 在薄束核、楔束核换神经元 ↓ 第Ⅱ级神经元发出纤维 ↓ 交叉到对侧 ↓ 沿内侧丘系 ↓ 到达丘脑感觉接替核。 2)浅感觉传导路: (前外侧索传入系统) ① 粗略触压觉 ② 温度觉 ③ 痛觉 特点:先交叉后上行 轻触-压觉,痛觉,温度觉的传入纤维 ↓ 经后根节外侧部(细纤维部分) ↓ 进入脊髓后角并于此换元 ↓ 第Ⅱ级神经元发出纤维 ↓ 交叉到对侧 ↓ 沿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上行 ↓ 到达丘脑感觉接替核 *:脊髓半离断: 病变平面以下对侧 浅感觉障碍,同侧 深感觉障碍 局部破坏中央管前交叉: 痛、温觉与粗略触-压觉分离 丘脑的核团 2、丘脑的核团 (1)特异感觉接替核: 接受除嗅觉外的第Ⅱ级神经元感觉纤维的投射,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 功能:形成特定感觉。 包括:后腹核和内、外侧膝状体。 2)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听觉皮层(颞叶)投射。 3)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视皮层(枕叶)投射。 1)后腹核:躯体感觉的中继站 ① 后外侧腹核接受躯干四肢的传入纤维。 ②后内侧腹核接受头面部的传入纤维。 (2)联络核: 不接受感觉的投射纤维,接受特异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功能: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 包括:丘脑前核(内脏活动的调节)、丘脑外侧核(运动调节)、丘脑枕核(感觉的联系) 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 (3)非特异投射核: 靠近丘脑中线的,内髓板以内的各种结构,指髓板内核群。 不与大脑皮层直接联系,而通过多突触的接替换元再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 3、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 (1)定义 指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①起源:丘脑感觉接替核、联络核。 ②投射特点: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③突触联系:纤维末梢形成丝球结构,与皮层的第四层 内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2)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数学必修二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ppt
- 金字塔感言 讲课.ppt
- 印度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docx
-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docx
- 高级技工学校宣传片解说词.doc
- 第8章 PIE中断系统及其应用.ppt
- 户型统一说辞.doc
- WAV文件格式.docx
- 人物通讯的开头写法例析.doc
- 第7章 EXCEL使用数据透视表和图表(一学就会).ppt
- 2025至2030年中国带顶板链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耙式真干燥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粒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非接触读卡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液对中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焦性没食子酸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大学试题(计算机科学)-IP技术与综合宽带网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叶形金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车载传真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山东住院医师-山东住院医师危重病科ICU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