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愤课件2017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欲图收复失地。?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能。?“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楼船夜雪”?“铁马秋风”概括了两次什么样的战斗? 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但现在收复中原的时机却不在了。?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陆游引用此典的用意是什么? 陆游以此自许。?可以看出他——可见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这在表现手法上叫—— 用典明志。?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空自许”,“鬓先斑”,两相比照,何等悲怆?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为什么以此自勉?什么意思? 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所以这句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回顾)诗人“书”了哪些事? 首联 “书” 颔联 “书” 颈联 “书” 尾联 “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早年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1、社会背景: 离乱时代?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创作时间、生活境遇)?3、主要意象:诸葛亮 ?杜甫——忠心、功绩?(慨叹)? 陆游——矢志不渝(羡慕)?——(同样以诸葛亮为主要意象,作者描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比较《书愤》和《蜀相》: 4、个人情感:??? 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壮志难酬)?? ?陆游——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补注:作此诗时,陆游已是61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6年,只挂着一个空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比较《书愤》和《蜀相》: 总结:?表达技巧:??杜甫——情景交融?????????????陆游——用典明志?作品风格: ???杜甫——沉郁(深沉蕴藉)??????????????陆游——(悲愤)悲壮?——?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 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下坐着品味那名茶。 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 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心情。 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