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历程及特征.pdf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Vol. 26 No.6
第26 卷第6期
JOURNAL OF WUHAN COMMERCIAL SERVICE COLLEGE Decemher 2012
2012 年 12 月
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历程及特征
徐晚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湖北 430056)
摘 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要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农业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在
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国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重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劳动
力的吸纳能力不足,由此导致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交替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户籍制度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政策性障碍;乡镇企业成了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主要吸纳地,这
些都构成了中国在农业人口转移非农化转移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城市化;二元休制
中图分类号:C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77(2012)06-0043一03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
城镇人口由 1957 年的 9900 多万人迅速增加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1960 年的1.3 亿人。新增的城市人口大多来自农村,
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间的
同期新增的城镇人口中机械增长约占90% 。而随着
转移,即从第二产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中国农业剩
大跃进狂潮的退却和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又迫使
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转移的原
大量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回流。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
因既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经济方面的利益驱动。
动力的比重由 1958 年的 58.29毛又陡升至 1963 年的
以 1978 年改革开放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82.5%0 [习
(一)改革开放前(1949一1978 年)
第三阶段为 1964-1978 年。该时期农村劳动力
此阶段主要以赶超战略为导向,客观地选择
处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农业人口的转移基本上
了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由此逐渐形成了城乡隔离
处于萎缩阶段。在 1958-1975 年,城镇新增人口中,
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一时期农业劳动力 自然增长比重达77.3% ,而机械增长仅为 22.7% 0 [3J
的转移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这一时期,统购统销制度的实行,造成农村商品市场
第一阶段为 1949-1957 年。这一阶段是农业劳
萎缩,家庭手工业和个体小商贩迅速衰落,广大农民
动力在未受政府控制下的自发性转移阶段。 20 世纪
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被边缘化。
50 年代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1979-2004 年)
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居民享有较为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二羟基-3-乙酰基-6-甲基-9,10蒽醌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侵润转移的研究.pdf
- 上海高龄体弱老人家庭亲属照顾者的生活满意度照顾资源的作用.pdf
- 下一个社会知识工作者心理资本管理阐释.pdf
- 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的影响.pdf
- 不同熟期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出穗后茎秆干物质转移量和叶片光合量对产量的贡献分析.pdf
- 不同皮瓣转移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分析.pdf
- 不同类型和分期的肺癌粘附、转移能力与肿瘤细胞ARK5,Integrinβ1,MMP9表达高低的关系.pdf
- 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pdf
- 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细胞肝癌细胞中EMS1cortactin的表达与定位.pdf
- 不断寻找新路的探索者——影视拍摄特制器材专家李立鹏.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